历史 专题2第3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教学设计(人民版必修2).doc

历史 专题2第3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教学设计(人民版必修2).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 专题2第3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教学设计(人民版必修2).doc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教学设计 温州二中黄龙校区?? 林梦痕????[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 强调“以学生为发展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性学习;在多样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强调历史学科学习“以人为本”,历史教学始终不能离开历史活动的主体,本课要用三元里的人民、义和团民众、左宗棠、黄海海战诸战将、反割台的台湾民众英勇不屈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的事迹,来体现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来唤起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再一次感动。由此发挥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2、设计特色: 以史实为基础----以情境创设为思维载体----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为实现方式。 本课体现历史学习三部曲:“亲近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创设情境问题式教学法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 [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 不屈的斗争精神。 2、教学指导意见要求:概述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 3、和团反帝运动和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事迹,体会中国近代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左宗棠收复新疆”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3、本节教材主要选择典型事例:“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运动”来体现19世纪中国军民面对外来侵略和民族危机而进行的英勇抗争。本课内容在整个专题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承上启下,正是面对外来的侵略和民族危机的深重,他们站在民族大义立场上,谱写了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丽诗篇。而他们的坚决抗争也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为中华民族最终取得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完整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高初中教材比较: 高中 初中 三元里抗英斗争 无 左宗棠收复新疆 无 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 下册第六单元第二框《悲壮的抗争》中小字和图片介绍致远号和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运动 无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不再满足于老师讲解,独立自主性较强,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运用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由浅入深地突破,真正领会知识,提高能力。再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看,依据自主探究亲近历史----教师引领理解历史----升华主题感悟历史的步骤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才能和创造性,同学获得认识的深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学生分组自主探究主题,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B、通过教师总结探究学习处理史料的方法和学做“小小史学家”解读史料,学会收集、整理、分类、选择、解读史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探讨三元里人民抗英是“保家”还是“卫国”的讨论,体会中华民族民众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B、在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抒写感悟,认识爱国主义是不变的主题。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概述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事迹。 难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课前准备] 1、教师提前一周发给学生本课自主合作探究活动的目标、内容、要求、建议、评分细则等(学习与探究活动方案:附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课前完成展示作品(形式不限:如手抄报、课件等等)。 2、要求课代表把全班分成四小组,选出小组负责人,进行小组任务分工合作(在确定小组研究主题后,组内成员应当分工合作:一部分同学收集资料;一部分同学对材料进行选择、整理、分类;一部分同学撰写或编辑材料;一部分同学制作展示作品;一部分同学撰写解说词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此外,每个小组推选一位评委。 3、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展示材料:请学生朗读作者李栋的这段感慨。 师: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学者季羡林、慈善家霍英东等),他们可能身份各异,经历不同,但他们都有共同的一点:拥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这种人格的力量源于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精神积淀。几百年前尤其是19世纪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和深重的民族危机,谱写的捍卫民族尊严、国家主权的动人篇章,表现出来的那一幕幕令人感动的事迹,正是永远激励炎黄子孙前赴后继、爱国爱民的力量源泉。今天就让我走近那些感动民众,感动中国的人和他们的事迹。有请我们的同学来展示他们力荐的那个时期人物和他们的事迹。 (设计意图:课堂导入力求体现“凝神、起兴、点题”六字原则。选择“感动中国”这样的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件,可以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共鸣。联系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