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单元检测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民版必修三).doc

历史单元检测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民版必修三).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单元检测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民版必修三).doc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每小题3分,计60分) 1.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 重 要阶段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高考资源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都体现了朴素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核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C.战国后期,儒学逐渐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D.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3.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 ④ 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5.提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胆怯),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说话尖刻)”的先秦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6.下列思想家中,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是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荀子 7.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中,关于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词写到:“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一评价主要体现了哪家思想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佛教 8.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由此可见,下列论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反应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 B.融合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和迷信思想丰富儒学 C.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D.新儒学从根本上唾弃“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 9.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 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董仲舒应对汉武帝“举贤良对策”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11.下列有关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而逐渐形成 ②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时期的官方哲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世界万物的本原 B.社会发展的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人的情感、感受 13.从宋代理学提出“灭人欲”到明代心学提出“内心反省”克制私欲,这说明是 A.主流思想文化维系了专制统治 B.儒学的发展强调个人的修养 C.儒学的发展已经阻碍了历史的进步 D.孔子的仁学发展到了极端 14.《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 C.宋明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15.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