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共28张PPT)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现代史分期1949-1956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1949-1952 三年恢复时期1953-1956 三大改造时期1956-1966十年探索时期1966-1976 十年内乱时期1976-1978两年徘徊时期1978至今 改革开放时期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过渡时期)二、探索与失误(十年探索时期)三、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时期)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 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66元,人均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中、美、苏在钢、原煤、原油方面产量对比:中国钢产量占美国的0.2%,苏联的0.7%;原煤产量占美国的7.3%,苏联的13.6%;原油产量占美国的0.02%,苏联的0.36%。 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建国初国民经济全面崩溃1.背景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 连年战争的破坏表现: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2.恢复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阅读思考: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材料反映了建国初中国的什么问题?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比较(人均) 中国 美国 印度 钢产量2.37公斤538公斤4公斤 发电量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重工业其它重工业占工农业生产比例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1.背景: 落后的农业国 ,工业基础薄弱 2.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3.成就:鞍钢、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和哈飞(均在东北)4.意义: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1953-1957年间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总的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国民收入平均增长8.9%。农业生产增长约3.8%,而全国人口只增加了2.4%。这可以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作一比较,它们的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为2.5%。印度在本世纪50年代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不到2%。另一个指标是,1950年中国人均寿命为36岁,到1957年为57岁。小学入学儿童比率由20. 5%增长到50%。总的说来,城市工资大约增加了1/3,农民收入增加了1/5。 -----(美)费正清《伟 大的中国革命》合作探究1:一五计划的显著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A.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B.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需要。C.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合作探究2:一五计划在工业建设上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五的重大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集在这里?(P53学习延伸)首先,东北地区资源非常丰富,交通十分发达;其次,工业基础好。此外,背靠苏联,便于接受援助。长春一汽王崇伦使天堑变通途的武汉长江大桥1956年中国试制成新型喷气式飞机农业--参加合作社手工业--参加合作社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三)三大改造(1953-1956)1.内容: 2.实质: 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意义: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基本建立起来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一)中共八大(1956)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2.内容3.评价:分析正确、成功探索、未能坚持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确定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农业国—工业国)即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二)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1.内容: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评价①反映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②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③助长“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的发展(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1、”大跃进“原因:党的一些领导人,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表现:大办工业、农业。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决定当年钢产量要比1957年翻一番,粮食产量也要大幅度提高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初中物理2011课标版 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1节 功(共23张PPT).ppt
- 人教版初中物理2011课标版 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1节 浮力(共32张PPT).ppt
- 人教版初中物理2011课标版 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1节 功(共18张PPT).ppt
- 人教版初中物理2011课标版 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共18张PPT).pptx
- 人教版初中化学2011课标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2.3《卤代烃》课件 (共51张PPT).ppt
- 人教版初中物理2011课标版 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复习课(共17张PPT).ppt
- 人教版初中物理2011课标版 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共29张PPT).ppt
-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第二章《烃和卤代烃》复习清单.doc
-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3.4《有机合成》课件 (共46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共34张PPT).pptx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共22张PPT).pptx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共34张PPT).pptx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共24张PPT).pptx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5章第2节《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以青藏铁路为例》课件(共28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三第一单元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Reading课件(共33张).ppt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复习课件(共31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学案课件:第四单元 第九课 第一框.ppt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学案课件: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二框.ppt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学案课件: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一框.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