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 湘西教育E网__精品.doc

《课堂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 湘西教育E网__精品.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 湘西教育E网__精品

《课堂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类别: 州级“十一五”规划课题 学科类别: 德育 课题批准号: DY0808 课题组织人: 贾俐源 中学二级 保靖县迁陵学校教师 课题单位: 湘西自治州保靖县迁陵学校 主要研究人员:贾俐源 李文平 田建英 尚亚辉 彭蓉辉 贾庆 王继兴 向晓林 米郁立 李其南 彭秀勤 向仙珍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21世纪的今天,教育蓬勃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这也是我们培养孩子整体素质、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着眼点。其中,学会做人是最首要的,它是教育的核心,而“做人的核心是拥有感恩之心”,拥有感恩之心的孩子其人格才是健全的。首先,感恩是一种美德,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自古就有施恩不图报的美德,但也有知恩不报非君子的古训。有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的名句,更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和吃水不忘打井人的处世信条。其次,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以宗教为基础,从初始就与宗教有密切联系,并与宗教一起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拯救灵魂和培养良好行为为目的。通过感恩节等活动,使孩子从幼年起就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受到“要感谢上帝的赐予,感谢他人的帮助……” 等感恩思想感染。美国中小学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和美国精神教育的课程,一般有社会课来承担,在90年代初提出的10点建议中,要求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等美德,并在行为上有所体现。同时也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学习任何一门专业课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 他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 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 日本的一些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他们的感恩教育主要是讲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给予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应该感谢老师;他人关心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人。这些看似朴素的感恩教育中却蕴藏着深刻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 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有定期的感恩祈祷,以此固定而必须进行的形式,来培养教徒的感恩情结,其实也就是培养一种道德契约责任,受恩者以行为或心灵来酬谢给予自己好处的人和社会 佛教里也有善有善报一说,虽然是从因果和施恩者自己角度阐述佛教精神,其实也有包含有受惠者知恩必报之意。 课程标准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尤为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 人文精神教育的目标在于启迪人的生存智慧、深化人生价值的反省,整合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之知情意行以帮助公民(尤其是学生)建立完整的人生价值观,并内化地陶冶其人格情操。1、影响中小学生感恩心理的因素; 2、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方法; 3、课外感恩教育的资源利用与实践; 4、校本读物的开发和利用。 五.课题界定。 课堂教学中的感恩教育是教育者挖掘文本中的感恩教育内容,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对我们的学生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教育。教材中的“恩”丰富多彩,无出不在,它并不局限于一种科目,它把自然之恩、、、、1、文献研究法:阅读有关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框架,它是课题研究的精神粮食。 2、问卷调查法:对本校学生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感恩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基础和有力的证据。 3、行动研究法:让学生亲临现场,体验感恩。 4、案例分析法:抓住突出人物和事例,观察学生变化结果。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2008年6月—2010年6月) 第一阶段(2008.6---2008.12)[为课题的准备阶段,中心工作是做好课题开题工作。]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立项后,课题组织人召集课题组成员讨论拟订了研究方案,分析了学校感恩教育的现状,明确了课题组成员的任务分工,聘请了县教科室组长彭秀勤、校教科室主任李其南、学校副校长米郁立 、 何庆海为课题的主要指导人员,负责在理论与方法上给予指导,积极探索课堂感恩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本小组师资力量雄厚,成员团结奋进,有上进心,凝聚力强。 2、学习相关理论文献 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课题科学的认识,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论证。 3、组织学习,提高能力 为了使课题组成员迅速进入角色,顺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