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生态市建设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昆明生态市建设规划 规划文本 (2008年—2015年) 二ОО八年八月 前 言 座落于彩云之南的昆明,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枢纽,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远在数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居住,是中国多民族文化的重要展示中心,是西南地区经济较为繁荣和富庶的城市。同时,昆明还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人居环境和镶嵌于此的高原明珠——滇池,共同构成了“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春城美景。优越的自然条件、历史积淀和区位优势,为昆明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昆明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各方,共同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环境资源保护得到明显加强,民生问题得到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当前,昆明正进入工业化加速、城市化提升、市场化转型、国际化拓展的时期,城乡要素纵向交流开始加速,外来要素横向交流正在扩大,加快发展面临良好机遇。在看到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在省会城市中与前位城市的差距正在扩大,与后位城市的差距正在缩小,对全省经济总量的占比在下降;城市规划设计滞后于城市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方式的进步滞后于生产方式的进步、城市管理经营体制滞后于城市现代化发展要求;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金融、土地、节能、减排等硬约束加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任务艰巨,特别是滇池污染严重,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饮用水资源、建设用地资源、水环境容量已成为昆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随着经济开发活动不断扩张,资源的快速消耗,局部生态环境破坏和潜在恶化的危险呈加重趋势。 面对问题与挑战,应对得当就是利,应对不当就是弊。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形势,抢抓有利机遇,把握后发优势,努力趋利避害。因此,要善于用新的思想、思维、思路破解难题,敢于用改革、开放、创新的举措谋求突破,在现代新昆明建设的宏伟征程中追赶前进、超常突破、跨越发展,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昆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2008年春,昆明市委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争创国家生态市的工作目标,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以“四创两争”、“一湖两江”流域“四全”工作等为载体,将昆明建设成集湖光山色、滇池景观、春城新姿,融人文景色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特色生态城市,成为经济景气指数高、文化特色浓、人居环境好、投资环境佳、社会安定和谐的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 2008年3月,昆明市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昆明生态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邀请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南开大学共同组成规划课题组。《规划》以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为主线,制定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控制对策,提出建设高质量的生态安全体系、持续承载的环境支撑体系、高效的经济增长体系、节约的资源能源保障体系、高素质的生态文明体系等五大体系。到2013年,力争使昆明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的考核标准;到2015年,继续巩固和提高,把昆明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生态城市。 在符合国家《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要求的基础上,本《规划》打破常规,采用条款形式编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全市各级各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注:四创两争——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争创联合国人居城市奖和国家生态城市;一湖两江流域四全工作——指滇池、长江、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全面截污、全面禁养、全面绿化、全面整治等工作。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规划范围与期限 1 第二节 规划指导思想与依据 1 第三节 规划性质与效力 2 第四节 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 3 第二章 现状与生态市指标的差距 5 第一节 现状与主要问题 5 第二节 与生态市指标的差距 6 第三章 生态功能区划与控制策略 7 第一节 生态功能区划 7 第二节 生态功能区控制策略 7 第四章 建设高质量的生态安全体系 10 第一节 区域自然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10 第二节 区域生态功能恢复和提升 11 第三节 人居生态环境建设 13 第四节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15 第五章 建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体系 17 第一节 产业结构优化 17 第二节 循环经济发展格局构建 18 第三节 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建设 19 第六章 建设持续的环

文档评论(0)

hhh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没有什么可以说的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