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_精品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典诵读工程在中国越来越火,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将之纳入学校教学之中,但由于其在学校的开展尚处于探索阶段,理论与实践上都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永恒主义教育理论、文化教育学、内隐学习理论以及现代脑科学作为研究的基础,通过对长春市14所小学语文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试图为学校的经典诵读教育以及一线教师进行经典诵读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问题;对策
目录
一、经典诵读及其教学的理论研究 3
(一)经典诵读的含义 3
(二)经典诵读教学的价值 5
(三)经典诵读及其教学的理论依据 7
(四)经典诵读教学的实施原则 10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 11
(一)调查研究的设计 11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施现状调查结果及成因分析 12
(三)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施现状调查结果的讨论 16
三、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施的对策 18
(一)加强人文环境建设,延伸诵读时间 18
(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诵读认识 21
(三)加强背诵指导,强化诵读效果 22
(四)开展多元评价,完善诵读体系 25
(五)加强课程整合,拓展诵读途径 27
四、结 语 29
一、经典诵读及其教学的理论研究(一)经典诵读的含义1.关于经典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经典”包含三个义项(1)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著作:(2)泛指各宗教宣传教义的根本性著作;(3)著作具有权威性的。根据三个义项的排列顺序,第一个义项最接近该词的本义,经典最初作名词,只指著作,之后词性发生变化,可做形容词用。因此,刘小枫,陈少明说“真正名副其实的经典,在时间和空间中形成,反过来又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经典具有不朽的性格,经典是永恒的。”这里的经典实际上就是形容词的用法,是最广义的经典,它包括所有经过历史选择并被人类认可的具有普世价值的典范性作品,涉及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它凝结了古代人类对宇宙、人生、社会的思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垂范后世、历久弥新的特点,并葆有无穷的张力和持久地震撼力。并且“在任何时代,经典都是现实的,也是必须的。经典既有保存传统、文化教养的意义,又有保持活力、革故鼎新的冲动;既关乎现代不同社群的想象和认同,又关乎文化的保存、教育和传承。”
在中国古代,很长时间以来“经典”一词都是儒家经典的专指,今天“经典”不再狭隘的局限于儒家经典或宗教经典。它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历代散文等重要著作。
总而言之,经典本身就是一个可大可小的概念,每个人对具体经典的理解都会有差别。本论文认为经典指中华民族历代流传下来的具有典范性的文化著作。
2.关于诵读
在语文教育史中,“诵读”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是一以贯之的。在古代,“诵、读二字都有诵读义。诵是大声朗读和背诵,读是看着文章念或不出声的阅读。”?这时候,“诵读”的含义就已经变得很复杂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读又衍生出了更多的内容,这样一来,给“诵读”一个确切的定义似乎就变得越来越难了。
广义的讲,诵读一般可以包括朗读、朗诵、背诵、吟诵和阅读等。而这些理解之间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
狭义的讲,一种理解认为诵读是我国传统的有效的读书记忆法。它分为朗诵法和默读法两种,其中朗诵指一种出声的阅读背诵方法,默读法是一种不出声的阅读背诵方式。不难看出,其核心都是“背诵”。根据《辞汇》的说法,“诵读”指放声读书,《现代汉语辞海》也将“诵读”定义为读出声音。也有研究者认为“诵读”就是高声朗读,反复吟诵,以达到背诵程度的一种学习方法。还有研究者认为所谓“诵读”就是“念(诗文)”。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中,诵读、朗读、背诵是分开使用的,“朗读”总是与“课文”固定搭配,而诵读只与特定的文本类型如古典诗歌、文言文搭配,根据课程标准的研制者给出的解释:“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宜于抒情诗文、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又不像朗读那样具有表演性,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据此,可以将诵读理解为一种针对特殊文本的朗读。而“诵读教学法”概念的提出者人教社的张必锟先生认为:“诵读是熟读和背诵的合称。”可见,诵读与朗读和背诵的关系都十分紧密。根据研究者的总结,诵读具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课文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布乎四体”,多方面感知的作用,而叶圣陶先生说“吟诵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据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