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导与练】2015届高三语文(江苏专用)各大考点二轮训练:专题三 考点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docVIP

【导与练】2015届高三语文(江苏专用)各大考点二轮训练:专题三 考点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与练】2015届高三语文(江苏专用)各大考点二轮训练:专题三 考点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专题三 考点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幽”是本首诗的“诗眼”,请具体分析这首诗是怎样紧扣“幽”字写景抒情的。 ? ?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诗眼”的含义,然后围绕“紧扣‘幽’字写景抒情”来组织答案。 答案:一、二句总写“境幽”。三、四句写“物幽”: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亲相近。五、六句写“人幽”:“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觉可爱。七、八句写“己幽”:诗人自己只求过上太平无虞的生活。整首诗紧紧扣住一个“幽”字,由总写而分写,由写物到写人,由别人到自己,将环境之幽和人情之幽表现得十分鲜明。(意思对即可) 2.(2014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上学期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①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 ①抽弦促柱: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 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 ? ? ? 解析:解答本题,要分别指出这两个字表现出的形象特点,然后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答案:“独”突出了孑然寂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 3.(2014山东潍坊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雨多极凉冷 韩  焉知三伏雨,已作九秋风。 木叶凉应脱,禾苗润必丰。 地偏山吐月,桥断水浮空。 鸡犬邻家外,鱼虾小市中。 试赏析颈联中“吐”“浮”两个词运用的妙处。 ? ? ? ?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分析其表达的内容,又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①“吐”字运用比拟手法,赋予“山”以生命,把月亮从山间升起的瞬间写得极有动感,极具神韵;②“浮”字不仅表现了雨后水涨的情状,又呼应了题目。 4.(2013山东潍坊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岁 晚 王安石 月映林塘澹,风含笑语凉。 俯窥怜绿静①,小立伫幽香。 携幼寻新的②,扶衰坐野航。 延缘③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注】 ①绿静:指水。②新的(dì):菊花始开。③延缘:徘徊流连。 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分析本诗颔联第一句“窥”字的精妙之处。 ? ? 解析:解答本题,内容与效果都要兼顾。 答案:写出了诗人不愿打破宁静的环境,俯身悄悄观水的情态。表现出了诗人对绿水的喜爱与怜惜之情。 5.(2014辽宁实验中学考前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完成问题。 柳枝词 [唐]刘禹锡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诗的首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清”一作“春”,两字音韵相近,你认为哪个更好?结合诗歌作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