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与练】2016届新课标卷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专题3课案2 鉴赏古代诗歌的景物形象
课案2 鉴赏古代诗歌的景物形象 学习目标 分类点拨 学习目标 1.认识诗歌中景物形象的作用,借助景物形象挖掘主观情感。 2.掌握鉴赏景物形象题型的答题方法,并能举一反三。 分类点拨 我国古代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用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说理解、鉴赏意象和意境是解读诗歌的关键,意象和意境题型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方法突破 鉴赏诗歌意象 类题一 1.常见命题 (1)直接方式:这首诗写了表现某种特点的哪些意象? (2)间接方式: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答题方法 (1)明确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①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②借景抒情。 ③塑造背景或环境。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青海长云暗雪山”即是。 ④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⑤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 ⑥以景衬情。这种作用在诗歌中亦常出现,其表现为诗人用意象颜色的浓淡衬托情意的浓淡,这种方法又往往与谐音双关的表达技巧相关联。如李白的《春思》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句,就是用桑草之“碧”“绿”衬托相思情浓,“丝”“枝”分别与“思”“知”谐音。还有用悲景衬悲情、用喜景衬喜情或用喜景衬悲情,如杜甫的《登高》一诗,是用悲景衬悲情,而其《绝句·江碧鸟逾白》则是用喜景衬悲情。 (2)熟悉诗人处理意象的几种常见方法 ①诗人常常通过艺术手段,用白云、青山、苍天、空山等意象来表现一幅悠远和清净平淡的意境。 如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那种随遇而安,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千载空悠悠”的白云,形成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艺术境界。 ②用意象的并列和组合而不用动作和情节来揭示逻辑关系或者用几组主谓词组、动宾词组的并列叠加,来体现诗歌的画面感,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的作用。 如“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王维 《田园乐七首》),全诗无一动词,纯是空间意象的并列,却能造成一种疏淡和空朗的意境。 ③诗人常常用诗歌里的“山林”和“宫阙”的形象,来表现诗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所谓“宫阙”也言“魏阙”,是朝廷的代称,也是诗人受到当道重用的象征。所谓“山林”则是指诗人在政治理想破灭或者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作者心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林息影草泽的形象的代称。《庄子》的“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道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身在江海隐遁,而心思魏阙之荣华”的矛盾心理。 ④诗人常借助于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形象来隐喻、传达、透射出自己的情思理想、节操等。这在咏物诗里最为常见。 “竹兰梅菊”的“四友”形象历来为诗家所称道。宋代诗人林逋的诗作《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写尽了梅花的神清骨秀、端庄高洁、幽独超逸的气质,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一尘不染和恬淡的情趣。咏物和抒怀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3.答题步骤 (1)直接写出题目中要求的意象。 (2)写出诗歌中特定的景物,然后说出它的作用。 类题二 鉴赏诗歌意境 1.常见命题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答题方法 (1)走近作者,探知意境。 “诗言志”,至于“言”何“志”,那就有必要对作者的生平及生活背景有所了解,这有助于更快进入诗歌的意境。例如,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如果不了解作者及作品的背景,就无法了解“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所包含的浓重的伤感情调,更无法解读其中抒发的伤感国事之情。 方法突破 (2)找准关键词,领会意境。 领会诗歌的意境,应该抓关键词语,由词语入手,分析作品写了哪些事物,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事物的,理清这些事物是如何联系起来的,由此,在脑中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进而走进这幅画面所传递出的意境。例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抓住关键词“破”加以想象,“国破”的残垣断壁让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又让人满目凄凉。“城春”本应明媚悦人,这里却是“草木深”的荒凉之景,所以,这两句为全诗渲染了一种浓烈的悲愁气息。 (3)展开联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导与练】2016届新课标卷高三语文复习专题6散文阅读【导与练】2016届新课标卷高三语文复习专题检测.doc
- 【导与练】2016届新课标卷高三语文复习专题6课案1 体会散文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doc
- 【导与练】2016届新课标卷高三语文复习专题7传记阅读【导与练】2016届新课标卷高三语文复习专题检测.doc
- 【导与练】2016届新课标卷高三语文复习专题7课案1 筛选概括整合信息.doc
- 【导与练】2016届新课标卷高三语文复习专题7课案2 赏析鉴赏.doc
- 【导与练】2016届新课标卷高三语文复习专题8课案1 分析概括.doc
- 【导与练】2016届新课标卷高三语文复习专题9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导与练】2016届新课标卷高三语文复习专题检测.doc
- 【导与练】2016届新课标卷高三语文复习专题9课案1 正确使用成语.doc
- 【导与练】2016届新课标卷高三语文复习文言文复习手册文言文复习手册答案.doc
- 【导与练】2016届新课标卷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专题10课案1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ppt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5年新版教材).pptx
- 锂离子电池前驱体磷酸铁合成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docx
- 2024年东盟石油和天然气更新报告(英文版)-东盟.docx
- DB3209_T 1207.2-2022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 第二部分:房屋建筑工程文件归档和档案移交范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