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成才之路】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9-古代诗歌阅读练习(含答案).docVIP

【成才之路】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9-古代诗歌阅读练习(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才之路】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9-古代诗歌阅读练习(含答案)

专题9 古代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少年游 早行 林 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词人写“啼鸟两三声”,使用了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用“霁霞”“晓月”“残星”、行人稀少的山径和啼鸟声等意象(景物)表现早的。“啼鸟两三声”使用了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的手法。 2.词的下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现了词人轻松愉快的心境,通过“心共马蹄轻”直接写心境的轻快愉悦,也通过拟人的手法青山流水皆有情,借景抒情。 (二)阅读下面杜甫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倦 夜 杜 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3.诗题中的“倦”指的是什么?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倦”是指作者由于心忧国事,而彻夜难眠的状态。诗歌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 4.本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实例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融情于景。全诗的前六句,貌似写夜,但仔细看,在这幅“秋夜图”中,我们除了看到绿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还看到了目击者诗人自己。诗中的自然景物,无一不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为国事而寒心,所以才“竹凉”;悲叹人民的遭遇,才对“重露成涓滴”的声音那么敏感;对政局和现实的担心,才会星是“稀星”,月是“野月”。物我为一。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 清平乐·检校①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②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谴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①检校:核查。②床头:指酿酒的糟架。 5.这首词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词人“万事从今足”的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连云松竹”,是欣赏大自然美景,写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分肉送酒,梨枣丰收”,写物质上的满足。 6.下片描写了一个特写镜头,请赏析其中的“偷”和“看”两个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