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金版教程】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解析.docVIP

【金版教程】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版教程】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解析

……………………………………………… ………………………………………………   时间:200分钟 满分:208分 基础组1.[2016·武邑中学仿真]阅读下面这首汉代古诗,完成(1)~(2)题。(11分) 步出城东门 无名氏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雨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注],高飞还故乡。 [注] 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1)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两件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是游子送友,二是游子欲归不能。在风雨中送别友人归去,更加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寂寥,越发增添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出游子不能归乡的哀愁。 (2)本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与友人同回故乡的迫切愿望,也暗含了其不能与友人同回的惆怅之情。这两句运用想象,即诗人和故人能化作一双黄鹄,同回故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游子因现实的阻隔,想回故乡而不得的痛苦和哀愁。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概括诗中所述事件,要注意抓住叙事的要素,比如时间是“前日”,地点是“城东门”“江南路”,背景是“风雨中”,人物是“故人”和“我”,行为是送别友人、“还故乡”。由此可以概括出两件事:游子送友和游子欲归不能。写游子送友,是为了突出他自己欲归不能的哀愁。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中最后两句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归乡的强烈愿望,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都比较容易分析得出。 2.[2016·冀州中学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蓝田溪与渔者宿           钱起 独游屡忘归,况此隐沦处。 濯发清泠泉,月明不能去。 更怜垂纶叟,静若沙上鹭。 一论白云心,千里沧州趣。 芦中野火尽,浦口秋山曙。 叹息分枝禽,何时更相遇? (1)这首诗与其他以渔父(隐士)为题材的古典诗歌相比,写作角度有什么不同?(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中“隐沦处”的美好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古典诗歌中,以渔父(隐士)为题材的作品一般多客观描绘渔父(隐士)飘然物外、自得其乐的形象;这首诗却写了诗人“与渔者宿”,别出蹊径,饶有新趣。不仅写诗人爱渔者的居住地,还以“更怜垂纶叟”写自己更爱那老渔翁,归结到愿和渔者同宿的期望上。 (2)一是环境的“清”“明”“静”。如写“隐沦处”水清可以濯发,月明使人留恋,说明“隐沦处”的环境优美。二是和渔者同宿相谈甚欢,情趣相投,其乐融融。这里境合于心,人合于情,自然是美好的。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目要求将本诗与其他写渔父(隐士)的古典诗歌进行对比,分析本诗写作角度的不同。其他以渔父(隐士)为题材的古典诗歌一般主要以渔者为描写对象,客观描绘渔者的飘然物外、自得其乐的形象;而本诗不只写渔者的居住地,还写自己“更怜垂纶叟”,最终竟然愿和渔者同宿。由此分析,便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清整首诗的行文脉络:诗的前六句写诗人爱渔者的居住地,中间四句写与渔者宿的乐趣,最后两句写不忍与渔者分别。其次,要抓住关键词,如“清泠泉”“月明”“沙上鹭”“野火尽”“秋山曙”等,由此分析便可概括出答案。 3.[2016·衡水中学仿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 秦淮夜泊 贺铸 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 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1)与杜牧的《泊秦淮》相比,本诗描写的秦淮夜景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