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农族的音乐与仪式概念分类与表现.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布农族的音乐与仪式概念分类与表现

布 農 族 的 音 樂 與 儀 式 ── 概念、分類與表現 明立國(南華大學) 一 1943年,當時的台灣還在日本的統治之下,一位日本音樂學者黑澤隆朝教授,在日本警察及一位布農族青年的協助之下,在現在台東縣海端鄉的崁頂村,採錄到了一首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 pasiputput,這種〝近乎以半音階上行的合唱方式〞,黑澤當時非常驚訝,因為這在世界諸民族中,是極其罕有的一種現象。1952年,他將這個錄音資料寄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屬的國際民俗音樂委員會(IFMC),受到當時著名的幾位民族音樂學者:Andre Schaeffner、Curt Sachs、Yaap Kunst、及Paul Collaer 等人的重視(呂炳川,1979;吳榮順,1989)。以上這段歷史,不論是在呂炳川博士或許常惠教授這兩位與黑澤熟識的學者的談話中,或是其他有關台灣原住民族音樂的文獻 (呂炳川,1979、1982;吳榮順,1988;許常惠,1990;明立國,1989、1991) ,甚至布農族人公開而大型的儀式性表演活動裡,都可以經常看到或聽到不斷的被特別介紹出來,以顯現布農族音樂在人類音樂文化中的特有地位,以及族人藉此而肯定及重視自己傳統文化的價值與意義,進而達到文化復振的目的。 相隔 42 年,在 ICTM 的國際會議中再提起此事,除了藉此探討與大會主題有關的問題之外,同時也藉著重新對此一音樂現象的的詮釋,來回顧這段時空當中學術的成長軌跡。此外,也藉此特別強調,學術研究本身也是一種文化活動,除了學術的領域之外,它對文化的其他領域,也能夠產生跨越地域及國界的影響,而具有世界性的意義。 二 布農族(Bunun)是台灣的一支原住民族,人口約五萬人,在現存的九族中佔第四位,原居地多位於1,000至1,500公尺高的山地,傳統上是過著以粟作及狩獵為主的生活方式。該族共有六個同祖群,即巒社 (take banua)、卡社 (take bakha)、丹社 (take vatan)、卓社(take todo)、 郡社 (bubukuen 或 isi bukun)及蘭社 (tako pulan)。由於狩獵、山田燒墾、及部落的自然分裂衍展,從十八世紀初,開始由南投縣境的原居地遷徙至台灣的東、南部地區。其中除了蘭社群已經因同化或疾病而消失之外,其餘社群至今仍活躍於各分佈區。 布農族的音樂,在歌唱方面一個明顯的特色就是「合音」,甚至我們可以這麼說:「合音」是布農族最基本的歌唱原則。除了少數的兒歌之外,幾乎所有類型的歌曲,布農族人都以「合音」來表現。 以前的文獻都提到布農族音樂的音組織中,以 do、mi、sol的自然泛音為主構成的旋律(黑澤隆朝,1973、1974;呂炳川,1979、1982;吳榮順 1988) ,也提到re音存在及產生的方式(呂炳川,1982 ),和樂器上呈現出來的音律現象,例如:五弦琴 toro-toro(黑澤隆朝,1974),以及儀式性音樂中特殊的歌唱方式,例如祈禱小米豐收歌 pasiputput(呂炳川,1979、1982;吳榮順 1988),但是並沒有在其中找出一個整體音樂表現上相互關聯的規律與脈絡,以及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來思考這個規律是否與一個民族的宇宙觀、宗教信仰、思維方法或分類概念有關,或者可以將這個規律視為一個文化模式或是符號及象徵的系統。 一個民族或族群,是不是有一套自己的思維模式,用以分類、解釋周遭的萬事萬物,並賦予他們意義?而我們是不是可以藉著某些文化的現象(例如:音樂),以及其間種種互動的關係,來確立其中可能存在的分類方式與思維原則?語言學、人類學在這方面已有不少的探討,但是在音樂上,有什麼樣的一個例子來說明這種關係?Steven Feld 關於Kaluli 的研究,提供了民族音樂學在這方面的一個重要參考,筆者在有關台灣布農族音樂文化的研究上,也想就這個角度,來提出與本大會主題相關的一點心得與看法。 三 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putput)只存在於布農族的郡社(isi bukun)及巒社(take banua)這兩個社群,這個看法從呂炳川博士以來已經確定,由於這首歌在離布農族原居地很遠的台灣東部及南部地區也同樣存在,而且根據該族的口傳及調查報告顯示,巒社及郡社是最古老的社群,其他社群都由此分出,因此呂炳川推論,祈禱小米豐收歌至少在 18 世紀大遷移之前,甚至更古以前就已經存在。 對於這首歌,黑澤隆朝、呂炳川、許常惠都以〝半音、近半音、或微分音,從最低音慢慢上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