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冲突语境中的互联网传播1999.doc

国际冲突语境中的互联网传播1999.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冲突语境中的互联网传播1999

国际冲突语境中的互联网传播(1999-2008): 多元表达的文化认同阐释 陈继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100872) [作者简介] ?陈继静,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博士。 [摘要] 本文聚焦于最近十年(1999-2008年)国际冲突情境the Internet and social movements, this study rebuts the so-called Internet democracy and Internet nationalism. Instead, a cultural identity explanation is proved to be more thought-provoking for policy makers. Keywords International Conflict Internet Nationalism Cultural Identity Political Identity Social Movement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主要媒介的社会运动已经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注意。例如,全球范围的捍卫妇女权益、人权、环保以及政治民主的跨国界运动等,大都以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组织与动员的工具。这些运动改变了以非政府组织(NGO)等制度(institutions)为核心、以集会、通信和街头抗议等大众行动为形式的传统社会运动模式,从实践层面向学术界提出了重构社会运动理论的要求。一批新的社会政治学概念如“虚拟的公共空间”(virtual public spheres)、“基于互联的网社会运动”(Internetworked Social Movements)、“网络行动主义”(cyberactivism)等纷纷出现,反映了学术界阐释互联网语境下的社会运动的努力。 然而假如着眼于中国语境,则目前研究尚有疏漏之处。在上述对抗全球资本主义的自下而上的运动中,中国民众似乎被国外学者视作一个缺席者。另一方面,国内学者的相关网络传播研究,则主要关注“网络民主”对中国政治改革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在中国民众对外传播中扮演的角色,更多地是被加以民族主义的简单解释。 本研究冲突情境1999-2008年中国驻南联盟使馆1999年008年中国的时期随着网络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这两个核心力量的推动中国互联网基础建设飞速发展:宽带接入数国际带宽高速增长导致了网络的普及化和上网环境的大幅度改善。可见,网络的普及化使网民从原来同质化的精英群体转变成等。高速增长这使得中国网民访问国外网站更加便捷,对外传播能力的网民通过与西方世界对话。在中国面临时,多元化《北京青年报》、《环球时报》和Bulletin Boards)。 而在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之外,很多网民第一次通过互联网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事件发生后,《人民日报》网络版除大力报道事件外,还于次日开设了“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在这个国内新闻媒体网站最早开设的电子公告栏(Bulletin Boards System)中,网友发布的帖子多达9万多。6月19日晚,“抗议论坛”改为“强国论坛”。在全球中文论坛排行榜上,“强国论坛”的发帖量和访问量都名列第一,成为国内最著名的官方论坛。此外,根据笔者回忆,大学BBS即使尚未成为学生街头游行的组织者,也至少起到了发动者的作用。而几名中国黑客更是将白宫网站与美国驻华大使馆的网站“黑”(hack)掉。 互联网的对外传播一经出现就表现出与传统媒体争夺议程设置的强劲势头。2001年4月1日美军用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沿海空域撞毁中国军用飞机,飞行员王伟牺牲。在这次国际冲突中,互联网在大众传播方面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越性得到了更清晰的体现。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希光和秦轩比较了“强国论坛”与《人民日报》在事件发生后一个月内的报道,发现强国论坛中的网民并不满足于讨论官方报道的那些新闻,他们还会在论坛里张贴官方媒体没有报道的新闻故事。这一媒体行为使那些被媒体忽略的问题受到关注、被隐藏的话题变得透明。电子空间里谈论的话题清单不再简单的由官方媒体设置, 而是经过选择生成的重构话题,这些议题的来源不仅仅包括中国媒体,同时还包括了西方的媒体。因此,“互联网带来了自由透明的信息环境,党报正在丧失控制信息的法力”。 网络传播在动摇了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之后,又进一步开始将虚拟世界中的主张直接转化为街头行动。2005年2月28日,美国多个华人团体率先发动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百万人全球签名”活动。3月中旬国内众多网站加入,成为一场真正声势浩大的签名活动。至4月下旬这次网络大签名的总人数达到4000万(当然不可避免有反复签名、替他人签名的情况)。进入4月,连续三周的周六、周日,全国17个城市举行了反日游行示威活动。在这次标志性事件中,游行他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