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年高考古典诗歌思考和对策 浙江湖州中学
古典诗歌教学的几点思考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 余洋洲 一、古典诗歌教学和应试的几对矛盾 1、浮躁和典雅的矛盾 在数字信息时代,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是直白毫不掩饰,甚至是数字的,什么520、7758、201314等等。 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今天我好烦,我好烦——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我不能没有你——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 2、功利和濡染的矛盾 现在学生读诗歌课堂赏诗歌,就悲哀地沦落以应试为终极目标。 本来,读诗歌,就像朝拜神圣,诗歌,那样干净明媚、激情澎湃、令人神往。 读诗歌,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尽在其中。对所有美好的赞美,对所有丑恶的鞭挞,还有那么多的希望和期待,那么多的不满和无奈。 传达着愉快和不愉快的情绪。那么简单的文字,就蕴含了那样多的内容和思想,让疲惫的心渐渐安静,干净的泪水冲洗灰尘。 3、试题的开放和模糊矛盾 比如:2004年全国卷 听蜀僧浚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参考答案: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琴声的魅力) 四、个性体验和踩点给分的矛盾 众所周知,诗歌无论是从作者角度还是读者角度来看都是极具主观情绪的文学样式。从客观提中脱离出来,就是要体现学生的个性阅读,可是,阅卷过程中的踩点给分,就象给学生带上镣铐而不会舞了。 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②唐朝诗人崔护有一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内容 :(1)都表达了作者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的对人的思念;?? (2)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 写法: (1)都是在第三四句点明题旨,深化意境; ?? (2)都拿去年与今年相比。 二、最后阶段的几点对策 1、常识 2、吟诵 3、读懂 4、明确 5、表达 1、常识 一般性常识:体裁、分类、风格等等 赏析性常识:如 A、一般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议论; B、一般写景诗歌会融入人的活动; C、重要作者人生经历和诗歌抒情; D、中国传统的审美趋向(意象、意境) …… 2、吟诵 每天朗读一首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诗歌,并包括鉴赏文字。 体裁:诗 词 曲 题材:田园山水、边塞、客居思乡等等 目的:积累知识,提升语感 3、读懂 从技术层面上说,要关注题目提供的所有信息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husu)。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年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信息:A、标题(题画诗)B、小序(戏咏) C、注释。。。 4、明确揣摩出题者的意图、明确题目具体要求命题和答题的基本方向: A、诗歌意象——意境——情感 B、炼“字”——炼“句”——炼表达“技巧” 5、表达解剖近几年高考参考答案。理解各类题目的答案要点和答题范围 比如:炼字——“某字很有表现力,如何理解” A、看该字有没有使用修辞 B、看该字有没有转化作用(动静、虚实等)C、看该字所反映的事物情状 D、看该字所表现的情感 E、看该字在结构上的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端居①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A、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B、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C、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 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A、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B、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C、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谢谢大家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