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法之争与秦汉魏晋南北朝法律制度的演变.DOC

儒法之争与秦汉魏晋南北朝法律制度的演变.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儒法之争与秦汉魏晋南北朝法律制度的演变

第二讲:儒法之争与秦汉魏晋南北朝法律制度的演变 儒法之争的社会背景——社会大变动。——“礼崩乐坏”、政令不一。 一、儒家法律思想的内容及其现代价值 ①何谓儒? ②继承西周 “礼治”、“明德慎罚”,发展为“仁学”、“仁政”。 ③“仁”?—— “克已复礼曰仁”,“人而不仁如礼何?” 孟子说:“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离娄上) “仁者爱人”。 要推己及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礼记·礼运》篇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各得其所,众人亲爱,无讼无刑的社会。 乱世,应该强调礼治、德治、贤人政治。 ④维护“礼治”。——“为国以礼”,“礼让为国”,“克己复礼”。 “不知礼,无以立也”。 法律上,“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无礼义,则上下乱”,(孟子)——荀况说“礼者,法之大分(本),类之纲纪也”。 从维护“礼治”出发,儒家主张: A、“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孔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B、“亲亲为大”,“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孟子与桃应与问答。 ——《孟子·尽心上》: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叟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C、礼乃是“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 “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后世儒家概括为八德: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⑤提倡“德治”。——“若抱赤子”,“以不忍之心,行不忍之政,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 A、“省刑罚,薄赋敛”。 ——孔子“苛政猛于虎”,主张“使民以时” ——孟子“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主张使“民有恒产”,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主张“富民”、“裕民”,—— ——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孟子·梁惠王下》: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更进一步阐述君臣关系,《孟子·离娄下》: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主张为人应“居天下之广居(仁),立天下之正位(礼),行天下之大道(义)。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大丈夫”。 B、重教化,反对不教而杀。 认为统治人民主要不应靠刑罚,而应靠教化。孔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孟子认为人性可教,“性相近,习相远”(孔子)。 孟子则谓:“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生而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因而犯罪可以预防,可以教化。 ——荀子则从性恶论出发,要求“化性起伪”。 所谓“教化”,核心是“礼教”(恭敬、谦让)。礼教中最重要的基础是什么? ——“孝”。 何谓“孝”? 以子奉老。 为何要教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即孝是各种美德的根基。——百善之源。 教孝道是否可行?与生俱来的,是与人性相合。 为何孝与人性相合? 山东曲阜孔庙有一篇《劝孝良言》: “十月怀胎娘遭难, 坐不稳来睡不安。 儿在娘腹未分娩, 肚内疼痛实可怜。 一时临盆将儿产, 娘命如到鬼门关。 儿落地时娘落胆, 好似钢刀刺心肝”。 “把屎把尿勤洗换, 脚不停来手不闲。” “每夜五更难合眼, 娘睡湿处儿睡干。 倘若疾病请医看, 情愿替儿把病担。” “三年哺乳苦受遍, 又愁疾病痘麻关。” “七岁八岁送学馆, 教儿发愤读圣贤。” “衣帽鞋袜父母办, 冬穿棉衣夏穿单。 倘若逃学不发愤, 先生打儿娘心酸。 十七八岁订亲眷, 四处挑选结姻缘。” “养儿养女一样看, 女儿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