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 仰卧压腹冲压法 适用于腰3、腰4滑脱身体较瘦弱者。患者仰卧,臀部垫薄枕,曲髋曲膝。术者站一侧一手用手掌根按压在患者脐下部约腰3、腰4椎体前方,另一手扶压在患者双膝处,用身体力量推膝压腹。做2~3次。 (5) 俯卧冲压法 患者俯卧,在腹部相当于向前滑脱椎体处,垫一枕头(约5~8cm高),术者站于患者一侧,双手叠按在向前滑脱椎体的下一椎体腰骶处,在患者呼气末时,以适当的力量向下冲压2~3下。 5 术后注意事项 1 卧床休息3周左右 2 双膝屈曲,或膝下垫被褥。侧卧时上身应整体转动,不能扭麻花,膝关节屈曲不能伸直。 3 练习不到翁动作 4 用腰围固定1~2个月 5 以上方法适用于I°一Ⅱ°腰椎向前滑脱(滑移)而无椎弓根崩裂者 6 若腰椎滑脱超过Ⅲ°以上,则多有椎弓根崩裂,宜行手术矫正,复位往往是徒劳的,且易造成骨折部位新的损伤,当属禁忌。 ?6 腰椎滑脱的预防 (1) 减少腰部过度旋转,蹲起等活动,减少腰部过度负重。这样可减少腰椎小关节的过度劳损、退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发生。(2) 减轻体重,尤其是减少腹部脂肪堆积。体重过重增加了腰椎的负担及劳损,特别是腹部脂肪堆积,增加了腰椎在骶骨上向前滑脱的趋势。 (3) 加强腰背肌肉的功能锻炼。腰背肌肉的强劲可增加腰椎的稳定性,拮抗腰椎向前滑脱的趋势。腰背肌肉的锻 炼可用下列两种方法。其一是俯卧位,两上肢呈外展状、抬头、抬胸、上肢离开床面,同时双下肢亦伸直向后抬起呈飞燕状。其二是仰卧位,两膝屈曲,双足踩于床面,吸气时挺胸挺腰,使臀部离开床面,呼气复原。 腰背肌锻炼 谢谢 谢谢! 联系电话:0371-腰椎滑脱手法治疗 夏世宏 腰椎滑脱是指因椎体间连接异常发生的上位椎体于下位椎体表面部分或全部的滑移。简单地说腰椎滑脱是指一个椎体在另一椎体上向前或向后移位。 1782年比利时产科医师Herbiniaux首先描述腰5椎体在骶椎上向前滑移,1854年Kilian将此症命名为腰椎滑脱症。现如今腰椎滑脱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 ,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5%。 一 腰椎滑脱的原因 腰椎滑脱主要是由于椎体间骨性连接异常而引发的。椎体间骨性连接异常主要有5种情况。(1)先天发育不良:由于骶骨上部或腰5椎弓缺损,从而缺乏足够的 力量阻止椎体前移的倾 向,使其向前滑脱。有 遗传性,有报告父母与 子女同患腰椎椎体滑脱 的病例。 (2)关节突的峡部异常引发滑脱:峡部异常可有峡部疲劳骨折,峡部急性骨折;及峡部的延长。 (3)退行性变:由于长时间腰椎不稳或应力增加使相应小关节发生磨损。退行性改变,使之呈现特殊形态,关节突变得水平而逐渐发生滑脱。多见于5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3倍。多见于腰4,其次为腰5。 (4)创伤性:创伤引起椎弓、小关节峡部等骨折,由于椎体前后结构的连续性破坏,发生滑脱。(5)病理性骨折:由于全身局部病变累及椎峡部上下关节突,使椎体稳定性丧失发生椎体滑脱。 总之,除先天性滑脱外,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腰椎滑脱主要是由于外伤和劳损引起。先天性滑脱占33%,峡部裂引发滑脱占15%,最多见的是退行性滑脱。手法治疗主要是针对退行性滑脱。 二 腰椎滑脱的临床症状 大多数腰椎滑脱没有症状。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与滑脱类型、腰椎稳定情况,滑脱程度、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通行性滑脱多见于50岁以后发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患者可有腰骶部疼痛,酸胀感可向大腿后方或整个大腿放散。腰椎稳定性较差时疼痛有如下特点:休息时意识到疼痛和下肢僵硬感,活动后可稍缓解,长时间站立,蹲起活动后疼痛加重,再休息后又缓解。 伴椎管狭窄时可有下肢疼痛、各种运动感觉障碍,肌肉僵硬,皮肤刺痛、麻木等。有时出现间歇性跛行。伴椎间盘突出时,神经牵引征阳性。峡部崩裂性滑脱多见于50岁以下可有腰背痛和下肢痛,腰部过伸时可加重或诱发疼痛。合并椎间盘突出时可出现根性痛。 三 体征 体征可表现为腰 椎前凸增大,病椎处 棘突压痛等。 ?四 腰椎滑脱的X线表现 X线平片对腰椎骨滑脱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十分重要。采用侧位,左右斜位及动力性X线片是必要的。侧位片可了解是否有滑脱的程度,斜位片清晰显示峡部病变,动力性拍片即腰部过伸屈位拍片可判断出腰椎不稳定的程度。断层拍片、CT对峡部病变的诊断率较高,CT可明确有无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椎管造影,核磁等检查可根据需要选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