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碳汇活动与管理
中国林业碳汇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China
李怒云 编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
序
2006年的暖冬引起了全球的普遍关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号召2007年在全球种植10亿株树,以作为全球变暖的应急措施之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通过森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CO2固定到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的这种固碳功能可以在一定时期内起到减少CO2在大气中的积累,缓解温室效应的作用。因此,在缓减气候变暖中,森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效地避免了由于经济发展造成的森林资源的破坏,做到了一边发展经济一边保护和增加森林植被。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工造林最多的国家。我们最近提出“森林恒等式”(forest identity)的评估方法,利用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全球森林资源数据,对全球主要国家的森林生长量(growing stock)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各国森林的固碳能力及其变化,得出中国是森林资源增加最快的国家之一,森林碳汇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因此,积极进行以植树造林为主的植被恢复、森林保护和减少毁林等林业活动,无疑可以对降低大气中CO2浓度、减缓气候变暖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这些活动也将有效地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计,具有多重效益。而且,植树造林固定CO2的成本,远远低于利用工业活动减排的成本。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林业碳汇项目日愈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对林业碳汇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为林业碳汇的管理者和研究者,作者李怒云博士将传统的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政策学的理论相结合,将碳汇生产划分为自然生产、经济生产和综合评价,揭示了碳汇作为森林产品的自然属性和作为环境产品的经济属性;借助供求理论,提出了中国碳汇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需要政府采取支持价格的观点,以及构建中国碳汇京都市场和非京都市场的理论依据,并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将碳汇市场划分为京都市场和非京都(志愿)市场,提出按照京都规则和非京都规则开展中国碳汇活动的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利用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与“3S”技术,确定了中国适合京都市场的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优先发展区域。作者还参照国际非京都市场的模式,提出了建立中国绿色碳基金的设计思路。书中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对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研究和制定林业碳汇管理政策和有关规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一本研究林业碳汇的专著。书中介绍了许多关于气候变化与林业碳汇的新知识和新构想,是一本很好地了解和掌握碳汇知识的专著,我本人从中受益匪浅。本书不仅适用于林业碳汇的研究者和管理者,以及林业政策的制定者、林业科研人员和大专院校的师生,同时也可以为其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在研究林业碳汇时提供有益借鉴。该书的出版对构建我国生态服务市场,促进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化的市场进程和林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教授
2007年6月
前 言
对于林业碳汇和碳交易知识的了解和学习,源于6年前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作为一名林业工作者,很高兴地看到了造林绿化与气候变化的内在联系,这为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提供了市场化的渠道。因此,在中国科学院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晋涛博士的支持下,2002年12月,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在浙江林学院举办了全国第一个造林绿化与气候变化的国际培训班。在培训班教材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第一本普及气候变化与林业碳汇的图书《造林绿化与气候变化——碳汇问题研究》。2003年12月,国家林业局碳汇管理办公室成立,搭起了探索和研究林业碳汇这项新工作的舞台。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林业碳汇逐渐得到了国内外重视。作为碳汇管理办公室的副主任,认真学习碳汇知识、研究碳汇问题、推动碳汇项目的实施。特别是2004年12月~2005年5月,我有机会受国家林业局派遣到美国国际纸业公司工作和学习,访问了许多国际组织并拜访了一些气候变化专家,进一步了解了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的发展趋势;随后到泰国、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参加会议和考察访问,对碳汇和国际碳贸易有了更深的了解,又在实际工作中积累和丰富了对林业碳汇的认识和理解,为了与读者分享我的所思所悟,激发我愿不辞辛苦撰写拙著。希望对我国林业碳汇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微薄之力。
在此,感谢国家气候办高广生副司长、外交部高峰副司长、北京大学方精云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林而达和李玉娥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张小全、徐德应研究员、国际纸业公司董汉民博士等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要感谢张新时院士经常给我提供学习和交流机会,使我得到了许多相关科学家的指教和帮助;感谢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的领导和同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