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小结 1.一个逻辑问题可用逻辑函数(逻辑表达式)、真值表、卡诺图、波形图和逻辑电路图描述。 2.用真值表、最小项表达式和卡诺图表示的逻辑函数是唯一的。3.逻辑函数化简和变换的方法:逻辑代数法和卡诺图法。 * 作业 3-1 (2)(4)(8)(9)(12)。 3-33-6 双数。3-7 (5)(9)。 3-15 3-18 * 第三章 逻辑代数与 逻辑函数 重点: 逻辑函数的变换和化简 3.1 基本逻辑运算 3.4 逻辑函数门电路的实现 3.2 逻辑函数的变换和化简 3.3 卡诺图化简及变换 * 3.1 基本逻辑运算 数字电路研究的是数字电路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因果关系,即逻辑关系。逻辑关系一般由逻辑函数来描述。逻辑函数是由逻辑变量A,B,C……和基本逻辑运算符号 ● (与)、+(或)、—(非)及括号、等号等构成的表达式来表示,如: F=āBC+A =F(A,B,C) 式中A、B、C称为原变量, ā称为对应的反变量,F称为逻辑函数( 称为F的逻辑反函数)。 基本公式 1.变量与常数的计算公式: A·0=0 A·1=A A+1=1 A+0=A A⊕1= ā A⊕0=A 2.变量与变量的计算: A·A=A A+A=A A· ā=0 A+ ā=1 A=A A⊕A=0 A⊕ā =1 * 二. 基本运算定律 1.交换律:A·B=B·A A+B=B+A A⊕B=B⊕A 2.结合律:A(B·C)=(A·B)C (A+B)+C=A+(B+C) (A⊕B) ⊕C=A⊕ (B⊕C) 3.分配律:A(B+C)=AB+AC A+(B C)=(A+B)(A+C) 3.吸收律: āB+A=A+B AB+āC+BC= AB+āC 5.反演律(摩根定律):AB=A+B A+B=A B 以上这些定律可以用基本公式或真值表进行证明。 例1? 利用基本公式证明AB+āC+BC=AB+āC。 证:左边=AB+āC+(A+ā)BC=AB+āC+ABC+āBC =AB ( 1+C ) + ā C ( 1+B ) =AB+ ā C=右边 如果AB+āC+BCEFG=? * 三. 基本运算规则 1.运算顺序 在逻辑代数中,运算优先顺序为:先算括号,再是非运算,然后是与运算,最后是或运算。 2.代入规则 在逻辑等式中,如果将等式两边出现某一变量的位置都代之以一个逻辑函数,则等式仍然成立。这就是代入规则。 3. 反演规则 在逻辑求F函数的反函数,只要将F式中·与+互换,0与1互换,原变量与反变量互换,其余符号和运算顺序不变。 例如,已知 。若用Z=A·C代替等式中的A,根据代入规则,等式仍然成立,即 * 3.2 逻辑函数的变换和化简 一. 逻辑函数的变换 利用基本逻辑运算可以将同一个逻辑函数变换为不同的表达式,一个逻辑函数通常有以下五种类型的表达式: 与或表达式易于从真值表直接写出,而且只需运用一次摩根 定律就可以从最简与或表达式变换为与非-与非表达式,从而可以用与非门电路来实现。 与或表达式:F=AB+AC (先与再或) 或与表达式:G=(A+B)(A+C) (先或再与) 与非-与非表达式:F=AB AC (又称为与非表达式) 或非-或非表达式:G=A+B+A+C (又称为或非表达式) 与或非表达式:L=AB+AC (先与再或最后非) * 二. 逻辑函数代数法化简 1.消去多余项: 2.消去合并项: 3.消去因子: 4.添加项配项: 对较简单逻辑函数用代数化简很方便。对较复杂的逻辑函数化简不但要求熟练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而且需要一些技巧,特别是较难掌握获得代数化简后的最简逻辑表达式的方法。 例 F=AB+ABC(E+F) 例 F=ABC+ABC 例 F=AB+AC+BC 例 F=AB+BC+BC+AB =AB =AB+BC+BC+AB+AC =AB+BC+AC 最简与或表达式有两个特点: 1.与项(即乘积项)的个数最少; 2.每个与项中变量的个数最少。 * 例: (1)根据真值表写出函数T1和T2的与或式;(2)化简为最简与或式和或与式;(3)转换为与非式和或非式。 解:(1)(2) (3) 输入 A B C 输出 T1 输出 T2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包含内容的演示文稿季度收入演示文稿(259KB).ppt
- §3dsMax2012VRay室内效果图案例教程教学课件3Dmax2012vray第10章节课件(9634KB).ppt
- 包含内容的演示文稿示例演示文稿水上地球设计(347KB).ppt
- 包含内容的演示文稿示例演示文稿银色液滴设计(350KB).ppt
- §3dsMax2012VRay室内效果图案例教程教学课件3Dmax2012vray第11章(14078KB).ppt
- 包含内容的演示文稿同意提议(251KB).ppt
- 包含内容的演示文稿新员工培训(249KB).ppt
- §3dsMax2012VRay室内效果图案例教程教学课件3Dmax2012vray第11章节课件(12068KB).ppt
- 包含内容的演示文稿迎接新学年演示文稿教师用(754KB).ppt
- §3dsMax2012VRay室内效果图案例教程教学课件13Dmax2012vray第1章(3542KB).ppt
最近下载
- 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实例.docx VIP
- 18D8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安装.docx VIP
- 春考电子商务技能直播营销题目答题模板及要求.docx VIP
- 精益生产八大浪费PPT.pptx VIP
-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pdf VIP
- 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政策的实施研究——以常州市为例.pdf
- 2023年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发展分析报告.docx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文解读PPT课件.ppt
- 2023年锦州市遴选市直机关(参公单位)公务员笔试真题.pdf VIP
-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之光(单元教学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单元备课.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