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中药新药开发奠定科学基础中药药理研究可为中药新药中的配伍工艺
2.采收季节 《千金翼方》“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曝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卒无裨益。” 3.储藏条件 《本草蒙筌》云:“凡药储藏,宜常提防。倘阴干、曝干、烘干未尽去湿,则虫蛀、霉垢、朽烂,不免为害。” 最佳储藏条件:干燥、避光、低温及适当的储藏时间为最佳储藏条件。 4.中药炮制 (1)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附子:煎煮 双酯型生物碱—单酯型生物碱、乌头原碱 半夏:粘膜刺激性,可致呕吐 姜半夏:没有刺激性,有镇吐作用 (2)改变和增强疗效 首乌: 生首乌-泻下(缓和) 蒸制首乌-泻下减弱,增强补益功效 元胡:延胡索乙素 醋炒:总生物碱煎出率49.03% 生品:总生物碱煎出率25% (3)保持药效稳定 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为苷类,同时含有分解苷的酶,药材在分解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苷元和糖而失效。 炮制可 “杀酶保苷” 杏仁、桃仁—氰苷 黄芩、槐花—黄酮苷 5.煎煮方法 《医学源流论》云:“煎药之法,最宜深究,药之效不效,全在于此”。 煎煮汤剂所用水量的多少、分煎、合煎、火候、时间及的“先煎”“后下”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药物有效成分溶出和药效的发挥。 6.配伍禁忌 相须 增效 协同→ 相使 多效 相畏 减毒 相杀 拮抗→ 相恶 减效 配伍禁忌 相反 协同→ 增毒 生理状况 病理状况 地理条件 气候寒暖 饮食起居 家庭条件 急性毒性反应 慢性毒性反应 过敏反应 特殊毒性反应 中药的不良反应 一、研究思路 1.提高中药药理基础研究水平 2.深入进行中药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相关性研究 3.加强与中药功效相关的系统药理作用研究 二、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 1.拆方研究有助于中药复方配伍合理性的阐明 单味研究法;药对研究法;药物组间关系研究法;撤药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正交设计法;均匀设计法 2.与中医症候研究结合探索中药复方药效的优势 3.与中药复方组合化学结合开展药理学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中药药效学 中药药效学与中药的药性 中药药效学和中药的功效主治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第三章 中药毒理学 第四章 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中药药理学的学科性质和任务 第二节 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 一、中药药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二、中药药理学的目的和任务 概念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中药药理学 中医体系 基础药理学 现代医学体系 研究内容 中药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 of TCM)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of TCM) 1、阐明中医药理论及其防治疾病的现代科学本质 活血化瘀药:治疗血瘀证 药理基础: (1)改善血液流变学; (2)改善血流动力学; (3)改善微循环。 2、为中药新药开发奠定科学基础 中药药理研究可为中药新药中的配伍、工艺、剂型、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等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 3、提高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当前中西医双重诊断存在的广泛性,中药药理作用已成为临床处方用药的重要参考。 枳实注射液—抗休克 4、推进中西医结合 中药药理学是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进程中逐渐产生并形成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其本身是中医与现代医学结合的产物,其发展应与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并进。 5、为中医药国际化服务 揭示中药的现代科学原理,使祖国医药的知识能为全世界医药学界所理解和掌握,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20~40年代,对常用中药进行了初步药理研究,如乌头、当归、延胡索等。但研究条件差,且很少结合中医药理论和临床,进展缓慢。 50~60年代,对大量单味药进行了药效研究,推动了实验中药药理学的发展。 70~80年代,开始注意中医药理论指导,中药复方研究进展较大。出版了《中药药理学》教科书。中药药理学不断发展丰富起来。 90年代以来,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思路有较大突破,研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