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壳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球和地壳概述.ppt

五、放射性 在地表的岩石、水、大气、生物中都有放射性元素存在,地球内部深处也有存在,但主要集中在地球上部特别是酸性岩浆岩中。238U、235U、232Th、40K、87Rb,这些寿命长的放射性元素才有地质意义。 放射性的主要表现是放出热量,是地热的主要来源之一(能源)。利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物数量计算岩石年龄-放射性年代学。 放射性元素集中的矿物或岩石,射线强度大,用仪器测量放射性异常,寻找放射性元素矿床,放射性物探。 放射性检测-环保。 六、地热 火山爆发、温泉等现象说明地球内部具有很高温度。地内温度分布状况可分为三个层: 1.外热层(变温层)-地球表层,温度来自太阳热。太阳热大多数辐射回空中。外热层温度向下减小。昼夜变化、四季变化。 2.常温层(恒温层)-内、外热层的分界面,相当于年平均温度。中纬度地区深(比两极、赤道),内陆深(比滨海)。 3.内热层(增温层)-热能来自地球内部,即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①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深度每增加100米 所升高的温度,以℃表示.地下20公里内平均为3℃.同一 热源下导热率小的地区地温梯度较高。地内70公里以下地温梯度平均为2.5℃,地心温度3000----5000℃ ②地温深度(地热增温级):温度每升高1℃所增加的深度。 地热传导 地热会从高温流向低温(传导、对流、辐射)。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叫热流。计量单位 为微卡/厘米2秒(HFU)。 地热产生原因 1)岩石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热。 2)地球本身的重力能:地内物质重力分异释放的位能转化为热能。 地热流的基本规律 ① 地表活动带(包括年青山脉、大陆裂隙谷、岛弧、深大断裂等)地热流值高。例我国东部贯穿南北的区域性深大断裂隙郯庐大断裂地温明显增高地热流高达1.80—1.88HFU。 ②大洋区热流值比大陆区高,大洋中以海岭和大陆边缘最高,海沟最低。地热从海岭上升而在海沟下沉之故。 地热异常:高于热流平均值的地区为地热异常区,其直接表现为火山和温泉。地热是重要的能源。 七、弹塑性 地球具有弹性,能传播地震波。地球又有塑性,有时强烈弯曲的岩层不会破裂。 在作用速度快、持续时间短的力的条件下,地球表现为弹性; 在作用速度慢、持续时间长的力的条件下,地球表现为塑性。 地震波有纵波、横波两种:纵波(p波)——传播介质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相同;横波(s波)——传播介质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地震波在不同密度和刚性程度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一致;在地下压力很高的情况下,固体物质密度大,波速快;遇到不同物理性状介质的界面时,发生折射与反射;在液体介质横波不能通过,纵波减速。 人工地震-地震勘探法。 洋脊高2~4KM,宽1000~4000 KM,垂直于洋脊延伸方向,被一系列横向断裂错开。 大陆边缘类型 ⑴被动性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无海沟] 大陆 → 大陆架 →大陆坡 → 大陆基 → 大洋盆地 大陆边缘类型 ⑵主动性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有海沟] 安弟斯型:大陆 → 大陆边缘山脉→ 大陆架和大陆→ 海沟 → 洋盆 日本海型:大陆 → 边缘海→ 岛弧 海沟 → 洋盆 介绍一位地质学家—李四光 李四光,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地质学家。1919年和1927年分别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留学日本和英国。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9年10月19日,尚是漂泊国外之时,他已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他长期担任着政府地质部部长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他是中国地质学的先驱之一,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李四光(1889-1971),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带有汉民族主义的反满革命思想影响,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湖北黄冈人物 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毕升:北宋活字印刷伟大发明家,发明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