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动输入讲解材料.ppt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动输入讲解材料.pptx

地震动输入;地震动输入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地震动输入?;地震动输入要考虑什么?;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规范中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释义是:地震动过程中,地标质点运动加速度的最大值。对设计地震加速度的释义是:由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按规定的设防概率水准所确定的或一般情况下与设计烈度相对应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一般情况下,工程中应当依照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确定的坝址所在地的基本烈度作为设计烈度。在规范中规定了地震烈度所对应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基本烈度(50年超越概率10%、重现期475年)为Ⅶ、Ⅷ、Ⅸ度的场地分别对应于0.1g、0.2g和0.4g的峰值加速度,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值。对重要大坝则需将设计地震加速度的水准提高到100年超越概率2%、重现期4950年。 基本烈度为6度或6度以上地区的坝高超过200m或库容大于100亿m3的大型工程,以及基本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上地区坝高超过150m的大型工程,其设防依据应根据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的基岩峰值加速度成果评定。 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都是按国家标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GB17741-1999)》进行的,所给出的是基岩表面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所以,应当指出上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安全评价规范(GB17741-1999)中虽然都以峰值加速度作为地震动参数,但两者的含义是不同的。 ;参数问题;地震持时 地震作用是一个时间过程,地震规模越大震源断层破坏面越大,破坏空间范围越广,破坏过程时间越长。强地震动的持续时间在震害发生时对结构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结构反应进入非线性化之后,持时的增加使出现较大永久变形的概率提高,持时愈长,则反应愈大,最终产生震害的积累效应。 对于强震持续时间,原则上应采用持续时间较长的波,因持续时间长时,地震波能量大,结构反应较强烈。而且当结构的变形超过弹性范围时,持续时间长,结构在震动过程中屈服的次数就多,从而易使结构塑性变形累积而破坏。强震持续时间可定义为超过一定速度值(一般为0.059)的第一个峰点和最后一个峰点之间的时间段。 地震再现频率 ???般地震发生后多伴随着陆续的余震等。从强度上来说,余震的规模和烈度基本上不大于主震。但由于余震与主震之间往往间隔较短,发生时间多集中于主震后的数日之内,工程人员几乎不可能对损失的大坝等一系列建筑物采取任何加固措施。国际上逐步采用的两级抗震设计,结构的强度和结构损伤后的极限变形能力都将作为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指标,可对溃坝等次生灾害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另外,考虑到地震频发地区的大坝在其使用寿命期内遇到多次强地震的可能性也是很高的。截至目前为止,抗震设计和运行只考虑单个强震的作用。这种处理方法对市政、道桥、民用等建筑物是正确、合理的,因为其使用寿命相对较短且易于拆建。但对大坝而言,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忽视了多次强震对大坝的长期累积作用。;现有阶段,在大坝抗震中考虑地震作用时,选择输入地震波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强震记录 直接选用一些著名的强震记录作为输入,如:Taft记录、ElCentro记录、Konya记录、1971年San Fernando地震(持时35秒,峰值加速度0.22g)、Pacoima坝基记录(持时l5秒,峰值加速度1.20g)。Seed、Hadjian等提出了通过修正地震记录的方法来得到满足一定条件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对于中小型工程,有时也可选用较为简单的Ricker小波输入。采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场地条件、传播途径、震源距离、震幅等因素的影响,注意使所选用的地震波三要素(即:振幅、频谱和持时)与当地估计的地震波三要素相吻合。一般需对地震波做一些调整才能达到上述要求。 合成震例 采用能适合成批处理的震例,该震例可以很好地解释震例中普遍现象的一个修正了的地震波,其结果在数值上、概念上都能很好地符合现行的理论认识。这样就能够克服第一种方法中地震波输入带来的偶然性巧合或误差。 人工合成地震波 采用人工地震波拟合给定的反应谱作为输入。现有的地震记录大都是在地表测得的,而现今相互作用分析大都近似假定地震波为竖向传播的剪切波,且由地面地震记录反演地下某一标高的土层地震运动,也是基于这个假定;因此这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Housner[26]最早用随机过程理论来模拟地震波时程,然而将地震动过程看成平稳随机过程,只能进行单点平稳加速度时程的合成。谱拟合人工地震动的合成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完成[27],该方法提出较早,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收敛精度较差[28]。为提高地震动谱拟合精度以及考虑地震动的非平稳,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不断的改进[17、28、29],完善了谱拟合人工波合成方法。 ;地震动有哪些输入方式?;标准基底输入模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