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方案理论和实践2000-2010.ppt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规划方案理论和实践2000-2010.pptx

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2000~2010)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目录城市规划体系组成反思求变期2000—2004更新转型期2004—2008 城市规划原理和实践更新德国城市规划经验借鉴总结现行城市规划体系的组成国家层面省域层面城市层面现行城市规划体系的组成发展与改革部门国土部门规划部门反思求变期——适应协调多变形势和多元发展(2000—2004 年):背景:1、2001 年,中国正式成为 WTO 成员国。2、不断壮大的国际资本和民营资本,对城市体系和城市内部结构的重组提出了新的要求。3、城市规划面对着更加多元、复杂和具有不确定性的城市发展问题。4、整个 90 年代到 21 世纪初,政策导向总体上一直偏重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没有得到相同的重视。(在经历了 20 多年的发展后,中国无奈地面临着资源能源过度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以及贫富差距、城乡和地区差距不断拉大等日益严峻的问题,面临着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的危险,迫切需要一场变革来改变这种状况。)现状:城市规划可谓重任在肩。虽然城市规划界一直在进行反思和努力探求变革,但在新世纪之初,反思求变过程受到既定的政策导向、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约束而难以放开手脚。反思求变期——适应协调多变形势和多元发展(2000—2004 年):尝试:法定规划和非法定规划两方面尝试和探索新的内容和方法。1、2002 年开始的一系列关于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政策和法规颁布,使得法定的总体规划的实施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规划的时效性得到了加强。2、2000 年以后有很多城市根据自身发展的新要求对控规进行了以指标调整为主要内容的修编,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和高效利用。3、面对激烈的竞争以及庞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广州和南京在 2000 年率先编制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从强化城市竞争力的角度探索了远景的城市战略研究。影响:在全国范围内,高层次研究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突破行政界限的都市圈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省域海岸带规划等各种非法定规划纷纷出炉。更新转型期——向和谐社会、多值决策和科学发展迈进(2004—2008 年):背景:1、2003 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2、2006 年“六中全会”又通过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3、国家“十一五”规划又再一次强调了城镇化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4、2007年党的“十七大”再次明确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5、“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把推进农村改革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提上了日程。方向:这些宏观政策的指引逐步消除了规划在长期反思中所存在的种种困惑,为城市、区域和乡村规划提供了更新理念、方法和内容的大好契机。更新转型期——向和谐社会、多值决策和科学发展迈进(2004—2008 年):尝试:1、2006 年修订生效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强调“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政策之一”,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定了基调。2、2007 年《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取代了 1990 年版的《城市规划法》,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统筹”的新理念对规划的指导。从此,包括《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在内的城乡规划“一法三条例”的基本法律框架初步建立。3、2007 年城市规划督察制度的实施,进一步维护了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制约和减少了政府在规划方面的决策失误。更新转型期——向和谐社会、多值决策和科学发展迈进(2004—2008 年):具体实践:1、城市规划以及相关研究开始发展“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城市总体规划在确定城市性质时开始把“生态”和“宜居”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在全国率先提出将“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定位,落实“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理念2005 年深圳市率先出台了“基本生态线”政策,为创造出更多宜人、多样的城市空间和环境。重视引导生产、生活方式向节能减排以及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倾斜,倡导步行优先以及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工具的优先使用。城市安全研究促使了城市生命线系统规划成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安全和灾害事件在近年来的频繁出现,如突如其来的“非典”、大面积的洪灾、雪灾以及特大地震等,促使城市规划加大了对城市安全和灾后重建的研究和实践力度。而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开展也进一步体现和强化了城市规划在综合考虑生态安全和解决基本民生需求中的重要地位。更新转型期——向和谐社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