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语文培优专项训练:文言文专题5.doc

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语文培优专项训练:文言文专题5.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语文培优专项训练:文言文专题5.doc

暑假九年级语文培优专项训练:文言文专题5 穿井得人 【百科探秘】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古文观止】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吕氏春秋?慎行览?察传》 【说文解字】 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牛刀小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及其家穿井(  ) ②国人道之(  ) ③不若无闻也(   ) 2、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①吾穿井得一人            (   ) ②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 ③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 3、翻译句子 ①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②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你从“穿井得人”的故事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案:1、①等到 ②说、讲 ③不如 2、①得到、获得  ②找到 ③能够 3、①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 ②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4、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察的话,切忌道听途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参考译文: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去 私 【百科探秘】 晋平公,姬姓,晋氏,名彪,即位之初(前557年),与楚国发生湛阪之战,获得胜利。 后来,令祁黄羊举贤,祁黄羊先后推荐仇人解狐和儿子祁午,留下“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美誉。 【古文观止】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①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吕氏春秋?孟春纪》 【说文解字】 ①解狐,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因病去世,是杀害当时晋国中军尉祁黄羊父亲的人。 【牛刀小试】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①平公曰:“善。” ( ) ②孔子闻之曰 ( ) 2、翻译句子 ①善哉,祁黄羊之论也! ②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3、 孔子称赞祁黄羊的理由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