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论文:谈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
谈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
周楚君
湛江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湛江,524048
摘要:心理健康促进着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优化。本文主要就新时期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意义,班主任角色的定位,班主任准确科学把握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班主任积极主动地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策略等方面进行初步地分析。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国心理学会在1996年就提出了“全民健心”的概念,并指出青少年是关注的重点领域。这个观点的提出是有其深厚的社会背景的,如近年来学生自杀、出走的事件屡见报章正是一个信号,证明了在校学生承受了来自学业、家庭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已达到不平衡状态甚至是不健康状态。与此相对照的是,学生在学校的健教中得到的心理健康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的。各校的心理教育发展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学校存在以下情况如专职、兼职心理教师匮乏;心理咨询室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心理健教课形式单调等。我认为,在学校心理健教的起步阶段,班主任——作为一个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级管理,利用班主任工作优势,适应兼负起学生心理健教,甚至是心理咨询的责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利用班主任工作优势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级管理,科学有效把握学生的心理,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心理处于健康正常状态,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班主任在进行道德灌输的时候,如果忽视了的心理状态,尤其忽视了对不平衡心理状态的疏导,。各种消极情绪如发呆、走神、沉默甚至抵触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甚至有意识的心理训练,才易培养良好的品德。有利于建立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在班级管理中,成功的班主任懂得像经营家庭,关心子女一样体察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动用心育的原则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培养既能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又能缓解学校教育的压力。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有做主人的感觉,容易形成上进的,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在学,一个好的班集体对的一生有重要影响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在现实生活中,班主任应恰到好处地扮演每种角色,做到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班主任的自我心理健康知识亟待提高除了具备良好的债修养外,班主任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健教知识 第一,大学的心理课程须完善,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让每个师范在校生都有系统的知识和实践的机会,毕业须持证(类似心理健教资格证)上岗。,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理教育要成为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位教师都具备心理健教能力,保证学校多渠道的心理教育环境。,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类进步。人们不断探索如何发挥教育的功效。分数教育曾耽误了一批有潜力的人才,在呼吁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认识到知识比考分重要,智慧比知识重要。而人格、个性是最具决定性的东西。青少年是人格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肩负重任。
,注意力不集中。其二,厌学。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2.情绪与意志问题
中小学生最常见的是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不能控制;意志薄弱,感情
冲动时无法控制自己、经不住外界诱惑, 优柔寡断。难以承受挫折,感情脆弱。动辄就离家出走,甚至寻短见。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难于应付挫折。
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
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
3.人格问题和问题行为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它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和自我调控系统等。学生的人格问题主要体现在性格方面上的因素,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解,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优柔寡断,自制力差,易受暗示。
学生的问题行为按其表现特点分为攻击型与退缩型。攻击型问题行为是一种目的在于使他人或自己受到伤害或引起痛楚的行为;退缩型问题行为是由挫折引起的逃避消极自暴自弃等。
4.适应问题(入学适应,发展适应,环境适应,人际适应等)
人际关系问题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人和谐相处。当个体在群体中受到孤立、排挤和歧视时,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学生的人际关系适应主要体现在: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问题是师生间缺乏相互理解和信任;年龄的代沟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