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区域性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以近代福建地区为中心》.doc

评《区域性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以近代福建地区为中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评《区域性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以近代福建地区为中心》 《区域性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以近代福建地区为中心》①(以下简称《区域》)是湖南岳麓书社2004年推出的“南强史学丛书”之一,是厦门大学历史系著名学者戴一峰先生多年从事近代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成果结晶。全书共分五篇:人口迁移与地区社会经济变迁、闽江上游的经济与环境变迁、福建农林业经济、区域城市的发展(厦门)以及商业、商人群体和商贸网络。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近代福建区域内的人口、环境、城市、经济以及区域内经济活动的主体——商人及商人群体——研究,研究的主线始终是在区域的前提下探讨社会经济变迁。该书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研究功底和学术旨趣。笔者主要对该书的研究框架和思路等问题进行详细探讨和分析。 一、区域选定及研究 我国学界从事区域史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事情。在此之前较多从事宏观历史和政治史研究,而较少关注区域史考察,虽偶有学者从事地方史研究,但毕竟不是主流。随着与国外学界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学界逐渐接触到西方学界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尤其是美国学者施坚雅的研究影响,领略到区域史研究的风采,开始从事区域史研究。②应该指出的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汉学界注重区域研究是扬弃了先前强调中西碰撞宏大事件叙事传统的“费正清模式”,反对历史发展单向聚集的观点,强调“内部取向”和对历史个别化特征的解释。③施坚雅的“经济区域”理论还具有宏观叙事特征,但主要属“内部取向”的区域研究。这种解释框架正好暗合了我国史学界长期动荡后要求转型的大趋势,因而从者甚众。戴一峰先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对区域史研究产生兴趣,同时也受史学名家傅衣凌先生教诲和影响,从而步入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④ 区域史研究首倡于法国年鉴学派,即所谓“空间史学”,提倡跨越民族国家对人类各种不同文化进行历史考察,扩大历史研究的空间视野,将“空间”纳入考察对象。我国史学界虽然有地方史之传统,但与区域史内涵还是有所差异。区域史研究属跨学科领域,必然要涉及到区域经济学、地理学和历史学的相关领域。“从地方史到区域史的发展,其关键在于空间观及其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建立”,⑤这首先要涉及区域本身的界定。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经济区域的划分是按照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特点,以及生产专门化程度和发展方向等划分区域。简而言之,区域有大有小,也可大可小,因经济活动的自身特征及其内外联系的程度而不同。虽然不同学科对“区域”有不同的界定,但它首先应是一个地理概念,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发展等因素共同形成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⑥经济学一直沿用的是1922年苏俄的界定:“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⑦这个概念主要是从经济的有机体系,即经济完整性来划分区域。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定义是美国学者胡佛1970年的界定:“区域就是对描写、分析、管理、规划或制定政策来说被认为有用的一个地区统一体,它既可以根据内部均质性划界,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结节区。”⑧另外,胡佛根据区域内组成部分不同特点表现出来的相关性将区域划分为均质区和结节区,前者即内部特征具有一致性,后者则是内部相互关系或共同利益的功能一体化,有一个核和一个互补的外围区;⑨“同质区域一般的基础是可输出的共同产品:整个区域作为这样一种过剩产品的输出区,因而它本身的各部分几乎没有什么理由扩大彼此之间的贸易量。与此相反,对于结节区,区域内部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则至关重要,尤其对于那些只有惟一的中心(区域的中心城市),或许还有一些次一级的中心,以及大片农村地带的区域更是如此。这样的两至三个实行专业分工的有机部分彼此之间相互补充,由内部的转移媒介联结起来。”⑩施坚雅的区域标准明显受西方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影响,直接源于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根据实地调查材料对中心地理论的假设进行修正,以河流、山川等自然特征,即地文学特征以及市场系统为标准划分区域,突出了各个区域之间及每一区域内部的中心地带与边缘地带之间在空间与时间上存在差异,使原来的“中心地”理论进一步完善和较符合现实。⑾施坚雅的区域研究对中国经济史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影响了很多中国学者,戴先生无疑也是其中之一。 实际上,国内史学界对区域的界定也存在不同认识,如著名史家杨国桢先生就主张以历史上已有的行政区划作为区域研究的基本标准,⑿吴承明先生则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决定于自然条件,政治、社会、文化习俗都有作用。而在历史上,各区域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行政区划的制约。但是“从事区域史的研究者,不必胶柱于划分标准,可以从习惯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