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国时期男子服饰的演变分析
民国时期男子服饰的演变
民国时期,通常认为 从1 9 1 2 到 1 9 4 9年 ,短短的38年。然而,却是中国历史的十字路口:从近代逐步过渡到现代,多股政治、军事力量,文化现象和各种思潮在这个阶段激烈碰撞,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从衰败走向复兴的过渡时期。因此,作为时代的产物之一——民国时期的服饰,也表现出极其矛盾的多样性。
我们知道,衣冠服饰作为人们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除了能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之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其产生及演变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风气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清末民初,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国内方面,中国的国门被迫打开,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后,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清王朝被推翻,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再加上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传统封建保守的樊篱不断地被打破,社会风尚逐渐走向文明、开放;国际上,资本主义经济得到高度发展,并出现大规模的垄断组织,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社会风尚伴随着殖民者的侵略扩张而扩散到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殖民主义者在进行殖民统治统治中,“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1卷,766页
民国建立后,人们的精神为之一振,社会舆论普遍认为“民国新建,亟应规定服制,以期整齐划一。今世界各国,趋用西式,自以从同为宜”。《申报》1912年8月20日
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意,一段时期内,中国人穿什么的都有,有穿长衫、马褂的,有穿西装、中山装的,也有的人中西服装混穿,上身着西装,下身则着中裤扎绑腿,颇为滑稽。总之,“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大公报》1912年9月8日
民初政府也想统一服制,并曾仿照西方服饰,颁布了服制条例。但由于其不符合中国国情,而没能实行下去。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颁布了新的《服制条例》兼顾中西服饰,规定男礼服为长衫、马褂,女礼服为上衣下裙,公务人员需着中山装。而对于平常所穿的便服,则未做具体的硬性规定。政府对平等的衣生活权利的倡导,是中国服装史上的服饰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自古以来,中国男子的地位就远高于女子,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社会风气的改变也往往从男子身上开始。民国时期也不例外,中国男子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和改变了世界,而服饰的变化最为显著。
纵观民国38年,男子的服饰可以说是历经沧桑。但,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长衫马褂、西服(装)和中山装
㈠长衫马褂
从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汉代开始,温润飘逸的长衫就受
到历代士大夫青睐,成为中国男子的主要服饰。尽管它曾随满清的灭亡而几乎沦为历史尘烟,但仍有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藉此彰显人文风骨,无论怎样的目光抽打过来,都毫不退缩。
总体而言,长衫线条简洁,富有雕塑感,厚重而空灵,质朴而优雅。
绝大多数长衫,为蓝色,且为大襟右衽,长至脚踝上2寸,袖与马褂齐长。在下摆处左右两侧,还开有1尺左右的衩。长衫的形式在民国初年定型后就再也没有多大的变化。
褂是清代特有的一种礼服,穿时加罩于袍服之外。马褂之制于康熙末年在全国普及,成为一种常服。它多用黑色衣料制成,对襟窄袖,下长到腹,前襟钉有5颗扣子。
传统的长袍马褂在民国年间虽然受到了了以西装为代表的新式服装的冲击,但它们仍然占据着半壁江山。民国时,仍然将长袍马褂作为国家礼服的一种,但是在穿着上抛弃了等级差别。故而革命者取其义, 守旧者取其名, 使长袍马褂在近代中国服饰舞台上仍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然而,长袍马褂的忠实拥护者中老年人以及守旧人士们, 却依然试图引导下一辈维护传统, 最起码己身严守陈规穿着长袍马褂,殊不知近代的服饰改革早就在青年和中老年之间划出了一条代沟。众多的青年,由于文化和知识水准的不断提高, 眼界的不断开阔, 纷纷跨过老一辈设下的界限, 置传统与忠告于不顾,普遍追求新式服装,男穿西服女着裙装已是常见之事。
㈡中山装
关于“中山装”的由来,有以下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中山装据传是孙中山先生改造英国式猎装所制,因为这种关系,中山装很为新派人士所欢迎。“无如政界中人,互相效法,以为非比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中山装有4个口袋,这被当时的中小学校的负责人说成是代表了国之四维;前襟5个扣子表示五权宪法;袖口3个扣子表示三民主义。校方以示教育学生们穿衣不忘“爱党爱国”。《大公报》1912年6月1日
而另外一种说法则是,“中山装”是在日式学生装基础上改革而成的一种男子服装,其吸收了日式学生装的西式基础造型,将日式学生装中的手襟袋改为明贴袋,并在上端附有袋盖,同时在领型上增加了立领上的折边而形成了翻领,将日式学生装前门襟的纽扣由7粒改为5粒,这样就使“中山装”与学生装有了区别。
这两种说法究竟谁是本源,我们尚需考证。但我们不难发现的是,“中山装”既具有欧美、日本等国西装的某些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