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 文言实词 精品课件1(人教版).ppt

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 文言实词 精品课件1(人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 文言实词 精品课件1(人教版)

【参考译文】 贺兰祥字盛乐。他的祖先和北魏一同兴起,其后代有凭清白人家子弟的身份镇守武川的,最终就在那里安家。贺兰祥的父亲贺兰初真,年轻时就已有名气,被乡里看重。后来他娶太祖的姐姐建安长公主为妻。贺兰祥十一岁就死了父亲,在服丧期间举止都符合礼仪。他在舅舅家里长大,特别被太祖钟爱。贺兰祥虽然在军队里,但常多方聘请儒士,教他读诗书经传。太祖刚进关的时候,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周太祖)才派遣使臣迎接他们到身边来。贺兰祥十七岁时,出仕 *  担任奉朝请一职,加任威烈将军。贺兰祥年轻时就有胆量有勇气,志在立功。不久提拔补任为都督,常在军中。他曾参与平定侯莫陈悦,又曾迎请魏孝武帝。根据前后的功劳,朝廷封他为抚夷县伯。随后又随军攻打潼关,俘获东魏将领薛长孺。又攻回洛城,攻克下来。回来以后,官拜左右直长,提升爵位为公。 *  大统十四年,朝廷授任他为都督、荆州刺史,提升爵位为博陵郡公。在这之前,贺兰祥曾经兼任过荆州事务,虽然不满一个月,但很有德政。到这次重新前往就任,百姓因他的到来而感到很安心。因此汉水南岸的流民,每天就有几千人背着婴儿前来安居。远近的蛮夷,没有不诚心归附的。贺兰祥顺应时机安抚招纳,全都得到他们的欢心。当时正值盛夏发生了旱灾,贺兰祥就亲自巡视境内,检察政事的得失。他看见有人挖掘古墓,暴露尸骨,就对守令说:“这难道是仁德之人治理国家的效果吗?”于是命令当地官员收殓尸骨重新埋葬,结果当天就下了及时雨。这一年大丰收。州郡境内原先有很多古墓,当时的百姓有自行挖掘的习惯,到这时终于停止了。 *  贺兰祥虽然是太祖的亲戚,但他的品性很清廉。荆州南接襄阳,西通岷、蜀,出产的物品,很多是珍贵奇异的东西。当时已经与梁朝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公私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梁朝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很钦佩他的节俭,就用竹屏风、葛布之类以及以经史典籍赠送给他。贺兰祥难以违背对方的好意,就收下来交付给有关部门。太祖后来听说了这件事,就把这些物品一并赏赐给他。 * 大统十六年,拜任为大将军。太祖因为泾水渭水溉灌的地方,渠堰废弃损毁,就命令贺兰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往东流入洛水。工程完工之后,百姓都得到了便利。 周孝闵帝即位,贺兰祥提升为柱国,又升任大司马。当时晋公护执政,贺兰祥与晋公护是中表亲戚,从小关系就很亲密,统军治国的大事,晋公护都和贺兰祥一起参与谋划。 *  武成初年,吐谷浑侵犯凉州,皇帝下诏命令贺兰祥和宇文贵统领兵马去征讨。贺兰祥就派他的军司递交一道檄文给吐谷浑。于是与吐谷浑广定王、钟留王等交战,大败敌军。又乘胜攻取他们的洮阳、洪和两城,把这些地方改为洮州。安抚西边国土的百姓后,才整顿大军班师。朝廷进封他为凉国公。保定二年贺兰祥去世,终年四十八岁。谥号为景。 *  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文言实词运用的一种特殊现象。为了句式的整齐或行文的需要,由两个相近或相反的语素共同组成。但从语境上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如:“契阔谈,心念旧恩。”“契阔”中的“契”是投合的意思,“阔”是疏远,在这里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 偏义复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种类 例句 解释 意义 相近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意义 相对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公姥:“公”指公公,“姥”读“mǔ”,指婆婆,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意义 相反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出”与“入”是一对反义词,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  1.巧用语境推断  文言实词往往具有多义性,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它的义项只有一个。要判断其在具体句子中表示哪种含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理解文义,做到据境析文,依境解文。勿以今附会古义。 例如:【典例1】中的D项“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的“发”字,要准确判断它的含义,必须结合上文“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如此可知在这里解释为“发放”是错误的。 *  2.巧用联想推断  汉字是表意文字,借助对字形结构的分析可以推断词义,抓住字的本义进行推衍联想,有助于确定词语的释义。  例如:“振长策而御宇内”中的“策”字,形旁为“竹”;形旁从“竹”的字,本义多与竹条有关,再进行推衍联想,可知“策”在句中意为“鞭子”。  词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抓住词义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等演变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判定词义。如“末”字,本义是树梢,引申为末端,再引申为“细小”。 * 3.巧用知识迁移 文言文知识的考查一直遵循“题在课外,功在课内”的原则。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材料虽然是年年更新,但考查的重点则较为稳定,仍以“常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