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3华师大版第2册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ppt课件.ppt

2013华师大版第2册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华师大版第2册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ppt课件

第二单元 从周王朝 到秦帝国的崛起 第二单元: 西周确立的分邦建国体制,周公倡导的德治和礼制,是周王朝的两大创设。 经历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动,中央集权官僚体制取代了封建世袭贵族制,大国兼并战争催生了“天下定于一”局面的产生。 急剧的社会变动,推动了思想家的活跃和思想创造力的发挥。“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古代历史上灿烂的思想学术奇观之一。 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时期 * 第4课 封邦建国 与礼乐文化 重点与难点 ① 重点:西周的分邦建国体制 ② 难点:“礼”和“乐”对维系西周统治的作用 * 一、封邦建国 1、西周的建立 - 武王克商 时间:公元前1046年 战役:牧野之战 建国: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 史称“西周” * 2、封邦建国(分封制): 分封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 举措 目的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作用 实现对殷人的合围控制; 提高王权地位,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分封同姓诸侯,分插各地 * 3、周朝的经济 农业:井田制度、土地轮流种植 手工业:青铜铸造、制陶、制玉和纺织业 (较之商代进步了) * 二、周公“制礼作乐” 周公概述: 1.辅政成王 2.东征平定三监之乱 3.制定礼乐制度 * 礼 习俗仪式 共同遵守的规范,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 推广: 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 以显示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 礼的重心: 神事 → 人事 礼的核心是“德治”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敬天保民” 原始习俗 周公制礼 儒家继承 (立“异”、维护等级制度) * 乐 作舞乐、史诗 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团结 (求“同”、和谐生活) 周公制乐 * 纣王,又称帝纣。纣才思敏捷,武力超凡。但纣好酒淫乐,信宠妲己,重刑无辜,偏用奸臣,百姓离。 《史记·殷本纪》谓纣王“重刑辟,有炮烙之法”;“九侯女不薏淫,纣怒杀之”;“脯鄂侯尸”;剖比干,现其心。” * 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殷商王朝的六百年统治,确立了周王朝的统治。 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规模空前的一场大战。虽然在军队数量上,周武王的讨伐大军远远少于殷纣王的部队,可是论士气,周武王的伐纣大军同仇敌忾;论战斗力,周武王的伐纣大军训练有素。 * * * * * 【练习与测评】 1、西周的封邦建国与商朝的内外服制有什么不同?其进步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不同点:从内容看:商朝的内服是由商王直接控制和管理,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方;周期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王畿地区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以外地区,分封王族、功臣、姻亲、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 从诸侯与中央的关系看:商代的诸侯国多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与商王之间缺乏内在联系的纽带,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离心力;西周的诸侯国与王室臣属关系较商朝更为明确,周王的权力较大。 进步性:在周的分封制中,政治上的共主和血缘上的宗法制紧密结合,形成了新的封建体制,确立了一套比较严密的控制体系,有利于巩固了周的统治,使周王朝统治效能进一步提高了,也促进了西周的社会发展和进步。这种变化是适应历史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 2、人们常用“礼崩乐坏”来指世道衰退,你能说出其中的历史内涵吗? 礼崩乐坏是对东周时期典章制度逐渐被废弃的一种形象描述。在春秋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西周确立的封邦建国体制和礼乐制度逐渐瓦解,具体表现:势力强大的诸侯开始变王田为私田,变分封制为郡县制,政权不断下移,并纷纷制定自己的法律;各分封诸侯间征战不已,周天子无力阻止;各诸侯,卿大夫僭用礼乐的现象十分普遍,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卿大夫出的局面。 * 3、 周公为什么要把礼的重心从神事转到人事呢? 周公把“尊礼”看作统治者行“德政”的重要内容,德是“小邦周”取代“大邑商”的合法依据,也是取悦上天,获得天命的重要标准。周公把礼关注的重心从神事转向人事,改变了殷人尊神商鬼的文化传统,将注意力集中到现实人间。把对于天的信仰也就转变为对“德”的追求,获得天命要靠明德,明德的主要内容则是贤明的政治。这样做既可以为其统治找到合法依据,也有利调整统治,还能起到修明政治、和谐社会和强化王权的作用。 *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左传》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