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pdf

海上丝绸之路-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上丝绸之路-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实施“小多边”对外战略打造权势中心 叶海林 摘要:中国以“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代表的新型区域 经济合作策略,越来越表现出建立“中国经济圈”的意图。谋求区域合作主导地 位、坚持以中国为核心,由中国提供主要公共产品,建立差异性的参与体系,都 体现出中国“小多边”外交的新思维。中国力图将自己的经济实力转换为政治影 响力和权力,寻找盟友,建立自己的地区体系并实现海外利益的延伸。由渴望被 接纳到试图主导,中国心态和行为的变化必然会改变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反应。对 中国试图建立“势力范围”的猜忌已经广泛出现。 中共十八大前后,中国对外合作战略出现了引人注目的调整,连续推出或修 订了多个区域合作计划,如主要指向中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与巴基斯 坦之间的“中巴经济走廊”、涵盖广泛的“海上丝绸之路”,以及此前数年便已经 提出但中共十八大后内涵出现重大调整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孟中印缅经济走 廊”等等。这些区域合作的共同点和差异性是什么,与中国整体对外战略又有着 怎样的关联,就其本质而言,是策略性的调整,还是具有关键意义的战略转变, 实施的前景如何,这些问题已经在政策研究界和学术界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 本文试图从国家为主体,采用战略分析的视角,回答上述问题。 一、中国的“区域小多边合作策略”:构成与特征 所谓“区域小多边合作策略”,并不是一个已经被普遍接受的学术概念,也 不是中国政府对一系列区域合作策略的官方表述,而是笔者对中国近期推出的区 域合作策略的概括,指的是中国主导的以特定区域内的部分国家为合作对象的区 域合作框架,重点在于实现与这些国家的互联互通以及贸易、投资自由化至少是 便利化,以便将中国周边多个次区域内的部分对象优先纳入中国主导的区域合作 框架中。 在笔者看来,中共十八大前后中国政府推出的多个区域合作概念或框架都符 合“区域小多边合作策略”的特征,这些区域合作概念或框架分别是“丝绸之路 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海上丝绸之路”以及 “中巴经济走廊”,其中 起主导作用的是所谓“一路一带”,即“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 综合而言,上述四套合作设计框架,与此前中国的周边区域合作相比,存在如下 明显差异。 1、中国具有主导区域合作概念或框架的明显意图,试图建立以中国为核心 的区域合作机制。中国开展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合作已历20 余年,以往的合作模 式更加强调中国以新兴且平等的成员身份参与到既有的区域合作当中去,中国具 有较强的被认可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基于能力限制,中国通常不会试图发挥主 导作用,即使在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越自己的合作伙伴时——例如 1997 年亚 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中国也不愿意以“地区经济领袖”的 地位自居,而是反复对内强调“韬光养晦”策略的持久性,对外则试图淡化中国 经济增长本身必然带来的政治影响力和权力扩张问题。尽管多数情况下,这种低 调行事的努力是徒劳的,然而中国依然乐此不疲,无疑是因为中国在利用“战略 机遇期”,“办好自己的事情”的思维主导下,对“中国威胁论”十分敏感的缘故。 之所以中国的努力无法实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种试图在实现经济力量 增长的同时淡化政治后果的努力,实际上违反了国际关系的一般常识,因而很难 被其他国家所认同。尽管“强者必霸”在当代国际关系语境下缺乏政治正确性, 然而中国在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上已经大大超过自己大多数周边合作伙伴的当 下,继续以参与者、推动者而不是领导者的身份,开展区域合作,无疑是非常困 难的。归根结底,所谓“中国威胁论”存在的基础并不是外部世界对中国的误解 曲解,而是国际社会对力量不断增强的新成员的未来意图缺乏信任。靠自我辩护 以及以往的良好行为记录是无法消除这种不信任的,更何况关于中国在区域合作 问题上的行为记录是否一贯“良好”,本身就是可争议的。 与此同时,中国刻意保持的低调在经济上也并不是没有代价的,中国有时候 不得不为了外交利益而在经济合作的原则和若干具体安排上做出让步。当然,这 种经济上的让步不应该被视为一种妥协,而是非常普遍的对外策略,即使强大如 美国,用经济利益“诱使”盟友对其保持忠诚也是屡试不爽的手段。然而问题在 于,中国的经济让步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实现政治权力的扩张,而是为了缓解与 周边国家因为经济利益以及其他矛盾产生的对立。这种努力实际上成为了对权力 的自我削弱,其逻辑矛盾,在于中国在经济现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