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社会信息化测度理论研究基本观点述略2
社会信息化测度理论研究基本观点 阐述 纲 要 社会信息化基础理论概略 社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近期研究动向 社会信息化基础理论概略 信息化的涵义 信息化与信息社会 国家信息化的涵义 信息化与工业化 信息化建设的定位 信息化是一个外来的概念 信息化,在我国港台地区习称为资讯化。它是一个外来的概念,最先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 “信息化” (Informatization)一词,最早见于1967年初,日本科学技术和经济研究团体提出了这个概念并用来描述和定义社会进化过程, 信息化(Informatization) 信息化(Informatization)概念的提出和付诸实践基于当时日本学术界和产业界对经济发展阶段和日本社会问题的基本判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即将来临的信息社会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即认为,发达国家经济已开始由以实物生产为核心的工业社会向以知识的获取和出售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社会(Information-based Society)的转变,这一转变将对劳动者的生存状态产生深刻影响; 二是七十年代初的石油危机是日本认识到作为资源稀缺国发展重工业经济面临的危险,所以发展一种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结构成为日本经济的重要选择,因此,该概念也适应了这一时期日本实现重型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 后来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以及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计划的印入,又将信息化研究的重点导向技术层面的探讨。 四个“C” 信息化不仅要求计算机化,而且要求通信现代化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即涉及三个“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rol)。 电子信息技术在通信、网络管理和计算机运用中出现“汇流”(Convergence)的趋势。 信息化概念阐释 首先,信息化是一个相对的动态概念,是相对于一定历史阶段社会整体及其各个领域的信息生产、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存储和利用的能力和水平而言的。 其次,信息化又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它是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逐渐演进的动态过程,每一个新的进展都是前一阶段的结果,同时又是下一发展阶段的新起点。 第三,社会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最后,信息化中的信息资源本身就是科学技术。 信息化与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Information-based Society)是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且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优势的社会,而信息化(Informatization)是向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从可触摸的有形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向难以触摸的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根本性转变。 信息化过程(此为社会信息化,即动名词含义) 信息化社会(即名词含义) 信息社会 佛里茨·马赫卢普1962年发表《美国知识的生产和分布》。 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1973年发表著作《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1980年出版《作为后工业化社会的信息社会》 许多未来学家尽管用了其它各种各样的名称,尽管观察的角度有不同,这些作者都预言了在工业社会以后将会有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 《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 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1973年发表的著作《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中,对这个未来社会进行了更理性的分析,他提出,在所谓“后工业社会”的经济将由制造性转向服务性;专业和科技人员将取代企业主在社会中起主导作用,他在书中用了大量篇幅研究知识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 贝尔预言,30至50年以后,这样的社会就会到来,现在来看似是被他言中了。这样的社会后来被广泛称作信息社会。 《作为后工业化社会的信息社会》 1980年出版的《作为后工业化社会的信息社会》一书中提到了1972年日本的计算机应用开发研究所向政府提交了一份题为“情报社会(即信息社会)计划——国家2000年的目标”的报告,这可能是“信息社会”术语最早出现在报告里。 信息社会之肇始 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认为 信息社会始于1956-1957年 其理由是: 美国在1951年,计算机的应用开始由军事领域逐渐向商业、工业、金融、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广泛渗透,到1956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个现象,即从事技术、管理和事务工作的白领工人的数量超过了蓝领工人,表明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1956年成为宣告美国进入信息时代的里程碑。 1957年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对正在成长中的信息技术起了催化作用,重要的是,它开启了全球卫星通讯的新时代,标志着全球性信息革命的开始。 国家信息化的总体思路 我国实施国家信息化的总体思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导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