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高层建筑调研及抗震设计方法发展现状.ppt
纽约世贸中心1号楼自由塔 总高度达到1776英尺(541.3米) 韩国 首尔 国际商务中心International Business Center 580 130 2013 在建 科威特 丝绸之城 1001米 中国沈阳国际金融中心 427米 新德里 诺艾达城市中心 710米 芝加哥“福德姆螺旋”摩天大楼 609米 深圳深圳平安国际金融大厦 总高度646米,主体高度588米 摩天楼高度递增比较 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综合化 异形化 生态化 智能化 日本终级幻想 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方法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至今尚不能科学地定量、定时、定点预测 ,其破坏具有多发性、连锁性和严重性等特点。对于一些超高层建筑物,目前很多设计已经不再局限于“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标准,对重要结构必要时可以高于上述标准,很多抗震设计思想和方法是在总结国内外工程震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3.1 阻尼器的使用 进入 20 世纪以来 ,人们对建筑物抗振动能力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阻尼器在结构抗震减灾中的运用。人们利用阻尼器抗振、减震和吸能的特点 ,结合结构的动力性能,巧妙的避免或减少了地震对高层建筑的破坏作用。 3.2 柔性结构的运用 中国自古有“以柔克刚”的思想 ,即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去征服 ,有时需要用柔软的事物去克制。在高层建筑抗震当中 ,即由传统的以“硬抗”为主的抗震体系转变为以“柔抗”为主的结构减震控制体系。建筑采用动力平衡的建筑结构体系防震减震效果会更好 ,这样可以以柔克刚、刚柔相济 ,有效的释放地震冲击力。 3.3 高延性构件的运用 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很多采用延性结构体系来抗震设防,即适当控制结构的刚度,容许结构构件在地震时进入塑性状态,具有较大的延性,以此消耗地震能量,减小地震反应,减轻地震给高层建筑带来的破坏与损失。 3.4 设置多道抗震防线 高层建筑结构需要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建筑物应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当第一道防线的构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遭到破坏后,后备的第二道乃至第三道防线能抵挡后续的地震动的冲击,使建筑物免于倒塌。 4 加强抗震措施 4.1 选用规则结构使建筑物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如采用圆形、正多边形、正方形等平面形状,可以使整体结构具有多向同性,避免强弱轴的抗力不同和变形差异。 4.2 采用多个权威程序进行计算比较,通过动力时程分析,验证薄弱部位;对重要构件补充有限元分析计算,从而使计算的结论更为完整,结果更为可靠。 4.3 进行小模型风洞试验,获取有关风载作用参数;通过振动台试验,获取有关地震作用参数。 4.4 采用智能化设计,提高结构的可控性。应用传感器、质量驱动装置、可调刚度体系等和计算机共同组成主动控制体系,提供可变侧向刚度,控制结构的地震反应等。 4.5 提高节点连接的可靠度,如钢结构节点的焊接处理,钢混结构中型钢、钢板与混凝土的连接等。 为了增加大楼的弹性来避免强震所带来的破坏,台北101的中心是由一个外围8根钢筋的巨柱所组成,但是良好的弹性,却也让大楼面临微风冲击,即有摇晃的问题。抵消风力所产生的摇晃主要设计是阻尼器。 台北101大厦抗震分析 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前景展望 今后若干年,中国仍将是世界上修建高层建筑最多的国家,这将会给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带来新的难题。展望 21 世纪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的前景 ,具体的可以表现如下。 5.1 抗震设防计算方法的转变 从振型分解反应分析法到时程分析法的转变;从线性分析到非线性分析的转变 ;从确定性分析到非确定性分析的转变。 5.2 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与应用 5.3基底隔震、悬挂隔震、耗能减震、吸能减 震方面的运用和研究将会大力加强。 5.4 地震力分析理论的完善和转变 地震力分析理论会由目前运用最广的反应谱理论向动态时程理论发展。 5.5 新型建筑材料的运用和计算机模拟抗震试验将得到广泛应用 小组成员 宋方超 石建全 周晶 陈威克 超高层的调研 超高层的抗震 超高层的定义 超高层的发展 超高层的展望 抗震实例分析 主要的抗震方法 抗震前景展望 1.世界超高层建筑定义 1972年8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的伯利恒市召开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上,专门讨论并提出高层建筑的分类和定义。 第一类高层建筑 9-16层 高度到50m 第二类高层建筑 17-25层 高度到75m 第三类高层建筑 26-40层 最高到100m 超高层建筑 40层以上 高度100m以上 中国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超过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