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胡顺元校友风采
辛苦并快乐着
——记沈阳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胡顺元
眼前这位看上去还很年轻的中年人叫胡顺元,1985年毕业于沈阳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现在是沈阳广播电视台一名高级编辑。二十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让他的人生丰满而充实。
中文专业是胡顺元比较喜欢的专业,电大在读期间他认真刻苦学习,经常与同学们交流和探讨所学的知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广泛涉猎各领域知识,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面,也为他日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1985年毕业前夕,正赶上沈阳电视台向社会公开招聘编辑记者,经过层层考试筛选,胡顺元有幸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由于他对这份工作的喜爱,多年来全身心投入奔波在新闻采访第一线,屈指算来已二十多个年头,回想走过的路,让他感受颇多。二十多年的新闻从业经验也积累了很多令人回味的故事……
1988年沈阳地区连降暴雨,雨量过大,出现险情。尤其是沈阳各郊区、县汛情十分严重。辽中地处辽河地段,当时大片庄稼已被洪水淹没,多处村庄告急,当地人员、牲畜、庄稼都处在危险之中。此时,部队官兵奋不顾身,抗洪抢险,而及时对抗洪抢险进行报道也是新闻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当时部里派胡顺元和另外一名记者前去采访,身为电视记者的他们身背肩扛摄像器材立刻奔赴抗洪抢险第一线。
为了能够抓拍到真实精彩的画面,他们必须身临一线,时而在水中、时而在河堤上寻找角度拍摄。一连几天胡顺元和他的同事奔波在抗洪前线,有时为了及时播发消息,来回百余公里的路程他们要当天去当天返,及时把抗洪抢险消息传递到全市人民当中,让市领导和百姓们及时了解到汛情和抢险进展情况。
2003年 “非典”暴发,胡顺元是沈阳电视台新闻中心第一批到一线采访的记者,当时在“非典”疫情还不明朗的情况下,他随同卫生防疫部门先后来到了市传染病医院和市胸科医院进行采访,刚开始时他并没有进行必要的防护,危险伴随着他的左右。但新闻记者的使命感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应有的思想觉悟,使胡顺元始终“战斗”在采访“非典”的第一线。北京当时是“非典”的重灾区,每天都有近万名旅客通过铁路和公路进入沈阳,为了把住入口,有关部门采取了严密措施,这期间胡顺元与同事们每天都要到火车站和北李关高速公路收费口等地,采访有关部门对北京疫区方向来的旅客和车辆进行的检查工作。
新闻部门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新闻工作者就是要责无旁贷的为党和政府作好舆论宣传工作。而真正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帮助群众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对新闻记者来说,工作是很辛苦的。因为,新闻讲求实效性,当天新闻要当天播出,记者的工作往往要听命于新闻的发生时间,因此早出晚归已是家常便饭,星期天、节假日,甚至是大年三十晚上也不能休息。为了给观众提供一道丰盛的新闻大餐,他们始终忙碌在采访第一线,虽然非常辛苦,但在辛苦中胡顺元也体会着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快乐。
多年的新闻采访实践活动让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平时的思考和感悟也常常述诸笔端。胡顺元先后在国家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创新——电视节目的生命》、《怎样搞好经济节目深度报道》、《策划与炒作辨析》、《关于电视热点问题报道的思考》等多篇新闻论文。1991年在沈阳电视台经济部期间,台里为了扩大经济宣传的范围和加大经济宣传力度,胡顺元负责组织筹划开办了《经济广角》专栏,由于当时部门人手紧缺,拦目开播时他是既当编辑又当记者。20分钟的专栏节目既要形式灵活,又要内容丰富,还要使群众喜闻乐见。他们常常是加班加点到深夜,节目播出后,各方面反映很好,得到了台里领导的肯定。1993年《经济广角》栏目在全国优秀经济类栏目评比和辽宁省优秀专栏节目评比中获得了一、二等奖。
随后的几年里,胡顺元拍摄的《黄大妈被注册成品牌》、《良好的开端》、《公民旁听人代会民主监督开新风》等作品在全国评比中分别获奖;《活力的来源》、《房改牵动万人心》、《为了那辉煌的一瞬间》、《扶贫超市开市大吉爱心助困有的放矢》等作品先后在省新闻评比中获奖。
二十年的新闻工作实践应该说让胡顺元受益非浅,学到了很多东西,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已成长为一名能够承担重大选题任务并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工作中他不仅与同事取长补短,切磋交流;而且相继代培了十几名新入台的同志和大学毕业的实习生,起到了一名“老”同志应有的传、帮、带的作用。
每当回想起在沈阳广播电视大学的学习生活,胡顺元都感慨万千。在母校期间的刻苦钻研,一丝不苟,为他参加工作后从事新闻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母校老师的不倦教诲,他心存感激。胡顺元表示,衷心祝福沈阳广播电视大学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校友,同时也希望母校再创佳绩,继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优秀人才。
电视新闻是一个常干常新的工作,相信胡顺元一定会在今后的新闻工作中不断深入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并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