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宋明理学汤朔.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明理学汤朔

* * * * * * 新沂市第一中学 汤朔 学习探究 同学,你去过庐山白鹿洞书院吗?你去过长沙岳麓书院吗?。。。。。。书院,原是中国官方藏书及私人读书治学之所。从唐末至五代,战乱频举,学校废毁。学者多择名山胜水之地建立书院,开创私人研究学术与聚徒讲学的场所。两宋以来书院大盛,名师荟萃,成为半官半民性质的地方教育中心,以后成了准备科举的场所。 古代书院有白鹿洞、岳麓、应天、嵩阳、濉阳、石鼓等,都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宋明的理学大师朱熹、陆九渊、王阳明都曾在书院讲学,使之名声享誉海内外。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长期混战与分裂,使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与巩固。理学大师呼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在他们的努力下,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一场重忠孝,讲廉耻,扬气节的儒学复兴运动由此产生。这是一场容纳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道德伦理规范与完善个人的自我修养方法。它绵延七百余年,以理学传统传入并影响了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它将儒家思想不仅渗入每一个中国人骨髓血液与潜意识中,而且对当代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影响。 什么叫宋明理学?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学习的主题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社会动荡不安; 受到道、佛教的冲击) 2、“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 3、宋代 1)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 2)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职务并不低。 3)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 1、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朱熹 2)主要思想观点 A、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 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B、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3)主要理论著作: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4)统治地位的确立:明初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2、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 南宋:陆九渊 明朝:王守仁 2)主要思想主张 A、陆九渊: “心即理也”,并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 B、王守仁: “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王守仁之励志诗—— 象棋终日乐悠悠, 苦被严亲一日丢。 兵卒堕河皆不救, 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 象入山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 忽然惊起卧龙愁。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不同之处? 共同点: 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 “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2、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 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 起了积极影响。 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 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 “心”,认为本心是“理”。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 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 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 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 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 2、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 孔孟儒学乃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启蒙,至程朱理学才使中国哲学形成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哲学体系。程朱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里程碑. 程颢 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守仁 拓展训练 一、单项选择 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 A、统治者反对儒学 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C、佛教占统治地位 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宋明时期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