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李清照《如梦令》:旷世才女醉游大明湖.doc

【转】李清照《如梦令》:旷世才女醉游大明湖.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李清照《如梦令》:旷世才女醉游大明湖 李清照《如梦令》:旷世才女醉游大明湖 转载 2018-02-06 21:00:55 标签:文学 【古典诗词,新鲜解读】 李清照《如梦令》:旷世才女醉游大明 ?济南大明湖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行鸥鹭。 溪亭,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嘉庆一统志·济南府·金线泉》根据《名泉碑》记载转述:历下名泉有金线、趵突、皇华、柳絮、卧牛、东亭、漱玉、无忧、石湾、湛露、满井、北煮粇、散水、溪亭等七十二处。苏轼熙宁年间为齐州掌书记时,作有《题徐正权秀才城西溪亭》一诗。苏轼又有《和李诚之待制燕别西湖》,序称“数与其僚燕于湖上”。可见,溪亭乃古人燕饮之地,即酒楼之名。李清照沉醉不知归路,那是因为在溪亭酒楼饮酒了。 其实,苏轼所说的西湖,就是今天的大明湖。早在唐代,大明湖就是游览胜地。著名诗人杜甫、李邕等曾在此饮宴,杜甫留下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诗句。宋代,除了苏轼,曾巩也曾游览此湖,还留下了“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的诗句,说明宋代此湖是避暑胜地。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呢?有两种可能。一是崇宁五年(1106)年,李清照父亲李格非在恢复仕籍后“在外任便居住”,可能居住在济南。这一年李清照二十三岁。二是大观二年(1108),李格非与友人同游佛慧山,作《历下水记》,可见当时居住济南。此时李清照居住在青州,两地相距不远,有可能到济南省亲,其间游湖。这一年李清照二十五岁。 常常记起溪亭的那个傍晚,醉得不知道回家的路。直到兴致已尽,才划船返回,结果又偏离了航道,把小船划进了荷花丛中。奋力向前划船的时候,一群夜宿荷花丛间的鸥鸟白鹭受到惊吓,飞了起来。——让我们感兴趣的是,这样一个生活中看起来很寻常的片段,为什么激发了女词人的创作热情和灵感?我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李清照生活的时代,女子在外边饮酒至于沉醉,不是寻常之事,值得作词加以纪念。二是李清照作这首词时是有分享对象的,有特别的同游者,跟同游者之间有心照不宣的美好感受,不便告诉他人的秘密,总之有丰富的言外信息。 作为千百年后的读者,我们最欣赏的,则是李清照女士在饮酒沉醉后的率性,颇有魏晋名士的风度。无伤大雅的沉醉,留给他人的是憨态可掬的风采。 以游大明湖咏柳成名的清代诗人王士祯,作了一首追和的词,词曰:“送别西楼将暮。望断王孙归路。昨夜梦郎归,还是旧时别处。前度,前度,记得柳丝春鹭。”真可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李清照词刻画的女词人的醉态,惊起鸥鹭的动感画面,这些生动的细节,王士祯的词中都没有,有的只是直白的抒情。不客气地说,无异于狗尾续貂。 龙榆生《漱玉词叙论》称赞李清照这首词“矫拔空灵,极见襟度之开拓”。究其原因,在于全词略过景物、见闻之类一切信息,抓住一个醉字,展开描述,表现了一个有趣的“有我之境”。 2018-1-31 百度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您的在线图书馆! 1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