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重点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点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重点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 (40分) 阅读下文,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18分) 听莫扎特三境 莫扎特风格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他的音乐自始至终保持着一种无与伦比的流畅性和自如感。这显然源自他天生对音乐有如神助的亲和性。音乐俨然是他的自然母语,他随心所欲地兼容并蓄,各路流派、各家风范,全都不在话下,照单全收。但奇妙的是,尽管风格元素繁杂,但在莫扎特的笔下,思路淤积(如早期的海顿)或生硬笨拙(如灵感失效的贝多芬)的情况却从未发生。例如很多琴童都弹过的F大调钢琴奏鸣曲(K.332 )末乐章:闹剧的开场、街头的小调、小丑的调侃、响亮的号角,以及突如其来的阴郁沉思,这些似乎互不相干的杂乱图景,经莫扎特妙手调理,居然像水到渠成般自然流畅,着实让人不可思议。 然而,“动听悦耳”仅是莫扎特艺术的迷人外表,绝非内核。因为其流畅自如,很多人就此误以为莫扎特创作时从来不假思索,无需理性帮助。有人以轻蔑的口吻说莫扎特一辈子不脱稚气,与艺术的伟大使命无缘。殊不知这样认识莫扎特,恰恰忽略了莫扎特艺术中那种貌似浑然天成、其实内藏“机关”的奥秘。所谓“有艺不露,乃为真艺”。那些高超手法和复杂效果在莫扎特手中,总是呈现出“举重若轻”般的干净与简洁,于是就有人误以为那只是信笔所致,没什么了不起。 理解莫扎特,更高的境界是领悟到其音乐中蕴含的隽永深邃的人性内容。而步入这一佳境,上乘路途非他的歌剧莫属。也正是在歌剧领域中,莫扎特显示了远比贝多芬更为宽广和全面的包容性。莫扎特享有古往今来最伟大的音乐戏剧家的美誉,其原因在于,他不但能以“入乎其中”的同情心态体察人世的悲欢离合,而且还有能以“出乎其外”的超越眼光透视世态炎凉的内在品质。因此,莫扎特歌剧人物的音乐造型,除了“栩栩如生”的生动感之外,更重要的是具有令人回味的多维性。例如《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伯爵夫人,虽然背负刻骨铭心的悲哀,却能在关键时刻给世界带来和解与希望。又如《女人心》,深刻质疑人类感情的可靠性,但在嘲弄时又带有一丝微妙的温情。 ⒈欣赏莫扎特音乐时有哪三种境界? (6分) ⑴ ⑵ ⑶ ⒉下列理解与文章一致的一项是( )。 (3分) A.莫扎特的创作在蕴含隽永深邃的人性内容方面,歌剧的艺术成就最高。 B.莫扎特音乐艺术的内核是流畅和自如,干净与简洁。 C.莫扎特“天生对音乐有如神助的亲和性”是说明其音乐创作的大众化和普及性。 D.莫扎特音乐的包容性是指能以“人乎其中”的同情心态体察人世的悲欢离合。 ⒊第二段中的“机关”指什么? (3分) ⒋第二段在论证上与一、三两段有哪些不同? (6分) ⑴ ⑵ ⑶ [二](22分) 曲辕犁与铁搭 我国的曲辕犁出现于唐代,其代表是发明于唐代后期江南(即长江三角洲)一带的江东犁。这种耕犁非常先进,在世界农业史上占有划时代的重要地位。到北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另外一种农具——铁搭,它在明代中期后成为这一地区最主要的耕具。因此,可以说这两种耕具都属于过去两千年中江南地区最重要的技术发明。然而,以往学界对于这两种发明的评价却天差地别。江东犁一向受到高度评价,而铁搭则备受轻视。前者的出现被视为“中古经济革命”(或曰唐宋变革)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而后者的广泛使用却被当作“封建社会走向没落阶段”(或曰明清停滞时期)生产力停滞不前乃至衰落的重要证据。而事实上,铁搭的重要性并不逊于江东犁,其对江南农业经济发展所起的实际作用甚至更大。 从技术层面说,江东犁确实非常先进,但就江南大部分地区而言,它显然不很适合这里特定的水田生产条件。首先,其规制十分庞大,必须双牛才能牵挽。其次,它在结构上也还存在缺陷,需要加以改进(例如精简策额、压镵等部件)。再次,江南(特别是太湖地区)的水田土壤黏重,一般牛耕既浅而又不匀。因此,宋代以后江南使用的耕犁虽然在原理上与江东犁一脉相承,但在形制上却有颇大差别,实际上是受到江东犁的启发而发明出来的新犁种。从此意义上说,江东犁的出现确实开辟了曲辕犁使用的新时代。 铁搭,又名带齿钁,是一种用人力耕地的工具。早在战国时代就出现了二齿钁,汉代又出现了三齿钁,但是后世江南所用的四齿钁却出现较晚。从考古发掘材料来看,与后世铁搭形状相似的四齿钁,到了北宋才出现于扬州一带。不过,从现有记载来看,一直到明代中期,铁搭的使用才普遍起来。这种铁搭“制如锄而四齿”,结构简单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