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oc】从费孝通教授的“礼治秩序”看苗族寨老制度——以贵州千户苗寨“寨老”制度为例.doc

【doc】从费孝通教授的“礼治秩序”看苗族寨老制度——以贵州千户苗寨“寨老”制度为例.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oc】从费孝通教授的“礼治秩序”看苗族寨老制度——以贵州千户苗寨“寨老”制度为例

从费孝通教授的“礼治秩序”看苗族寨老制度——以贵州千户苗寨“寨老”制度为例 第l6卷第1期 2008年2月 呼沦贝尔学院 JournalofHulunbeierCollege No.1v01.16 PublishedinFeberuary.2008 从费孝通教授的礼治秩序看苗族寨老制度 以贵州千户苗寨寨老制度为例 曾丽兰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北京100081) 摘要:费孝通教授曾在他的名着《乡土中国》里论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本文根据 费孝通教授笔下的礼治秩序展开论述,分析了中国传统的礼和礼治的由来及其本质,并以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寨老制度为例,分析了现实社会中礼治秩序的特征及其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 作用.寨老制度作为苗族地区历史上较为完备的民间自治组织,曾经在维护当地社会秩序方面发挥 过重要的作用.在苗族社会内部秩序迅速变化的今天,寨老制度的作用渐渐弱化.近些年,在政府 的引导下,寨老制度继续发挥作用,与村委会共同治理村寨,为推动苗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 了新的贡献. 关键词:乡土社会;礼治秩序;寨老制度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01(2008)01.0001.O4 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在他的名着乡土中国里. 以其对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经典概括而闻名于世.在 这本着作中,费孝通教授阐明了乡土社会乡土性 的特点.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 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一问题.他把中国广大农村概 称为乡土社会.认为乡土社会的特点是富于地方 性即他们的活动范围由于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 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o… 同时费孝通教授指出.在乡土社会中.人们彼此之间 都是熟人.信用的确立不必依靠对契约的重视.他们 追求无讼.公共秩序的维持勿需仰赖国家的法律. 而是紧靠对传统规则的服膺,即所谓礼治,,o他 说:乡土社会……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 法律限于国家权力所维护的原则.但是无法并不 影响这个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 社会.……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护.维 护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可以说,礼治社会是 费孝通教授对于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高度溉括,费孝 通教授对于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的经典表述,其学术贡献 是毋庸置疑的.自费孝通教授提出礼治社会这一概 念,许多人都不假思索地加以引用,但是对于何为礼 治社会及其本质.它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存在.他们却 还没有系统的认识.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一 ,礼治的产生 礼在原始社会是人们所共同遵守的风俗习 惯.礼记.礼运篇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说 文解字》释为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这些 记载说明礼很可能与人们分配食物的风俗习惯有 关.后来逐渐演化为祭神的器物和仪式.进入文明时 代以后,这种原始社会的祭神仪式便演化为社会性的 礼仪.并趋于制度化,但这种礼仪不仅是一种制度.它 还是一种象征体系.按照儒家的说法.西周已经是礼 治的社会了.西周战胜殷商之后,由周公旦在殷礼的 基础上制礼作乐,奠定了西周礼乐盛世的基础.但是. 西周一朝,礼无论作为制度还是仪文,其作用主要 是扞卫贵族阶级的特权生活,是对当时贵族名分的再 认定,后世所谓的礼治思想在西周并未形成. 到东周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一些开明的政治家便 力图在礼的旗帜下重构一种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他 们有意识地把礼弓I向政治学的范畴,使礼的内容和体 系日益庞大.一股真正的礼治思想在动荡的社会中逐 渐兴起并高涨.到春秋后期,随着礼治思想的发展,人 收稿日期:2007.12.01 作者简介:曹丽兰(1980一)女,苗族,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2005级硕上研究生 们对礼的论述更为系统化和理论化.人们开始严于 礼.仪之辨.开始把礼和仪区别开来对待,使 礼具有纯抽象的意义.左传中曾有记载,昭公五年: (昭公)如晋.自效劳至赠贿.无失礼.晋侯谓女叔 齐日:鲁侯不亦善礼乎?对日:鲁侯焉知礼.对 日:何为?目效劳至于赠贿,礼无违者.何故不知? 对日: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 无失其民也.令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弗 能用也.奸大国之盟,陵虐小国……言善乎礼,不亦 远乎?在女叔齐看来.周旋揖让的礼仪节数只能称 为仪.而不能称为礼.真正的礼是政治家的理和 治国之理.真正的懂理应做到守其国.行其政令.无 失其民.(分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二十六年). 以上论述标志着春秋时期的礼治思想已经成 熟.与西周之礼不同的是,在春秋时期的礼治思想中, 政治家希望建立一种融洽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网络 中的各个角色都受到规定.整个国家能保持一种稳定 和谐的状态.至此,礼从原来标志和扞卫贵族统治 集团利益的工具已经演变为能治国安邦的政治学范 畴.现代意义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