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方法初探.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方法初探

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方法初探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生生互动为主要取向的教学。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合作学习作为《思想品德》课堂上的一大“亮点”,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然而,有的教师却只注重了形式上的热闹,徒有其形而不具其神。主要表现在: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小组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合作时间,忽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这样一来,合作学习最突出的价值就抹杀了。这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那么,什么是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呢? 在多年的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合作学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合作的欲望。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与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这就告诉我们,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可以引领我们走向自主学习。 1、学习任务的设置。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需要合作,“好钢用在刀刃上”,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好契机,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和呈现的方式。如比较简单的问题就没有不必要采用合作学习这种形式。 合作学习要选择最佳时机,遵循必要原则。有些时候,比如需要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但时间又不允许时,则可采用先小组交流,然后推荐优秀或者有特色的学生在全班交流。比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中有两个问题,分别要求学生说说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你所在的城市或乡村有哪些显著变化”以及“开天辟地”“开国大典”“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这四件大事对中国社会分别有哪些影响,就可以采用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何时为佳?我认为,一是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二是遇到个人能力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三是在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争论时。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对教材的加工主要表现为对教材现有知识的“改造”。这种改造也就是把教材中的结论性知识改造成具有“可学习”特征的材料,这种“可学习”特征的材料如果能引发学生好奇、贴近学生经验、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那么学生学习的意识就能被唤醒,合作的需求就会被激发,合作行为的产生也就有了可能。比如《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参与政治生活》这课中,要让学生懂得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光靠老师说教,是不能很好的让学生明白的。于是,我设置了四个问题让四个组分别查找宪法的有关依据。 ⑴、学校要求在校学生说普通话是否有宪法依据? ⑵、父母无钱供给小孩上学,乡、镇人民政府是否有权状告父母? ⑶、一青年女工中考后,被别人冒名顶替上了学,她为什么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⑷、她是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的? 2、活动过程的舒展。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要充分展开,既充满温情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 3、合作学习的评价。可以通过组际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增强合作的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在现场讨论中,各小组为了“夺第一”而奋斗拼搏,虽然有点乱,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合作热情。 二、改变课堂的空间形式,让学生便于合作 传统课堂上学生很少有合作行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课堂的空间形式。秧田式的座位方式,使学生彼此之间没有合作的可能,即使有合作行为的出现,充其量也只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合作,是学生为了配合教师而采取的一种学习行为,学生基本上是被动的。在当前合作学习的实践中,人们强调学生学习行为的主动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同时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如此看来改变课堂的空间形式非常必要。改变了课堂的空间形式,形成学习之间的目光、语言交流,为合作行为的产生提供可能。 三、创建能够形成合作的学习小组,让学生有效合作 学生的合作行为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小组内部的人际关系、合作氛围是制约个体合作行为的关键因素。因此,科学的分组对合作行为的产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将同桌的2位同学或前后4位同学组合成学习小组,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往往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实践证明,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有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所谓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也就是说学习小组是由性别、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个性等各个不相同的同学组成,人数一般不超过6人,以4人为宜。这样建构小组至少有两个优点:一是同组同学之间能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二是不同小组的学习可以比较,形成竞争。不过教师按此原则组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