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规部分考研问答题(浙大复试).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规部分考研问答题(浙大复试)

1、运用城市生态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综合分析城市湿地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 城市湿地是分布于城市(镇),受城市影响,在生态学属性、景观格局和功能服务等方面已明显不同于自然湿地的人工、半人工或城市建设中残留的自然湿地。城市湿地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具有众多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 101 对于城市湿地的开发,宜结合地方历史文化背景、区位环境特征有机地选择,突出地方特点;湿地植物的配置是恢复和完善湿地生态结构的主要手段,规划前要充分调查、分析原生湿地的生态结构特征,以恢复原湿地生态结构为目标。 城市湿地的生态规划设计应遵循下述原则: 突出生态主题,保护湿地区域内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功能的完整性和景观的自然性; 充分利用湿地的场地条件,因地制宜,模拟湿地自然生境特征,恢复和完善湿地的生态系统,创造良好的湿地生物栖息、繁衍、生活的环境; 结合湿地的区域历史背景,挖掘文化内涵,体现湿地的文化特质性,实现科普、教育等社会功能; 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对湿地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体现湿地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 湿地开发项目的设置以人为本,以不破坏湿地的自然良性演替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适当考虑观光、游憩功能。 268 从城市生态规划角度分析湿地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必须从规划、保护、管理、研究等方面入手。 首先,规划先行,需要实行跨区域跨专业综合规划。湿地物种的丰富度和它的面积正相关关系,因此,尽可能大的范围对该区域进行保护,才能使这里的生态得到维持和保护。 其次,深入研究,科学保护,适度利用。建立生态模型监控体系,对湿地系统内的各类生物进行观测和研究,建立适当的湿地生态模型,包括湿地的水文、水质、生物生境、地面植被、水生植物等等方面。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建立该地区的湿地研究信息库,对湿地的生态波动和景观变化进行实时的监控,以便于及时的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利用,通过适度利用实现更好的保护。 再次,公众参与,加强管理。保护湿地生境,提高生态环境是城市居民共同的事业,维护城市湿地健康的生态环境必须靠城市居民的共同努力。所以在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湿地环保教育,提高市民素质的同时,还应该让城市居民自己参与城市湿地的规划治理。加强立法工作和管理力度,严格执法,强化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监督管理,使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对以湿地为对象的各类开发活动和开发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把开发利用的强度限制在湿地生态系统可承受的限度之内,使其得以持续地开发和利用。 1005 2、运用所学知识试对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的保护规划提出看法与意见。 伴随着近年来的新校区建设,城市内原有老校区,特别是历史性校区的去留问题渐成焦点,如何保护与延续其独特的空间形态与人文历史资源成为当今校园规划与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多年以来,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原杭州大学)的建筑布局是严格遵循中央对称的格局的。几十年中几乎所有的新建建筑物均服从于校区规划的基本形态。直到20世纪末,几幢相对较大尺度的新建筑——教学主楼、田家炳书院、邵逸夫科教馆的建设,拆除了校区东半区的几栋老建筑,打破了延续多年的建筑格局。建筑高度上也突破了作为空间序列终点的校区图书馆。但是从城市设计角度看,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教学主楼的宽大体量存在一定的问题。而更加令人不安的是新建的几幢建筑物采用的浅色面砖饰面材料与校区原有的其余建筑的色彩、细部做法等格格不入,几乎令人无法回忆起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的历史与印象。 272 2005年,西溪校区的生命科学院教工宿舍和行政教学楼被列入杭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单。这两栋建筑为20世纪50年代建造,砖混结构,建筑层高三至四层,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保存完好,现作为学校行政教学楼和宿舍使用。这对西溪校区的整体保护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在学校这一文化思想重地 ,做好旧校区的历史保护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校区空间格局的整体保护。明确划定校内保护建筑的保护界限和建筑控制地带,严格控制保护区内的建筑形式、高度、体量和色调;定期维护校内文保建筑,适时开展修缮工作;整合校内建筑风格,协调并改善新旧建筑的群体关系,进一步延续学校积淀下的建筑风貌与空间格局。 其次,老校区道路交通组织的优化。合理组织校内动态交通,维护历史性校园独特的空间布局和建筑群周边良好的校园环境;对进入校园的车辆予以限时、限速,确保步行安全。优化完善静态交通,在校园各出入口附近结合绿化集中设置大型停车场地;同时亦可对校园现有空间加以评估,选择适当的消极空间集中设置停车场所,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同时改善校园内部空间景观。 再次,校园环境中人文气息的精心营造。通过建筑、雕塑、小品的协调映衬、展现特定历史时期的校园发展轨迹;通过对历史性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