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李白诗歌.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李白诗歌

一、李白生平及创作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 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出生地为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 川江油)。 一生分为五个时期: 1.二十五岁以前——蜀中读书与任侠时期(705-724)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与韩荆州书》)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之五) 开元五年(717)隐居大匡山读书,从赵蕤学纵横术。 2.二十五岁到四十二岁——仗剑去国、追求功业时期(725-742)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 在湖北安陆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 开元十八年(730)一入长安,隐居终南山。 迁家山东寓居任城(今山东济宁)。 3.四十二到四十四岁——三年长安供奉翰林时期(742-744) 天宝元年(742)秋,因玉真公主(一说道士吴筠)的推荐,被诏入京,作《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玄宗“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 三年供奉翰林生活,仅被当作宫廷侍臣,根本无权过问朝廷政事。 天宝三载(744)春,上书求还山,玄宗赐金遣之。 4.四十四到五十五岁——十载漫游时期 “一朝去京国,十年客梁园”。天宝三载(744)春,李白离开长安后,再度开始了漫游生活,并于杜甫、高适相识,三人畅游梁宋一带。 二、李白思想的复杂性 非凡的天才,非凡的性格,非凡的经历 1、天才:才思敏捷,斗酒诗百篇。 2、狂放:谪仙、诗仙、酒仙。平交王侯。苏轼说他“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 3、经历富有传奇色彩:以布衣为皇帝召见。 4、世界观复杂:入世、隐逸、求仙、任侠集于一身。 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要求济苍生、安社稷,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一切。他还深受游侠思想影响,敢于蔑视封建秩序,敢于打破传统偶像。儒家思想和道家、游侠本不相容,但李白却把这三者结合起来了。 三、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 李白是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既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国力,也反映了盛唐气象背后的危机及危机爆发后的悲剧。 李白有些诗歌体现了他向往功名事业的雄心、拯物济事的热望。如《梁甫吟》。还写了不少歌颂游侠的诗,如《侠客行》。在长安三年的政治生活,他写了不少诗歌抒发了自己的痛苦和愤懑。如《行路难》。李白一生大半过着流浪生活,写下了不少游历名山大川求仙学道的诗篇。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虽然李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笔落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但他的很多作品都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 (一)强烈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申管晏之谈,谋 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 海县清一。” 诗歌表现为歌唱理想,同时也反映理想与现实 的矛盾。 推崇姜太公、鲁仲连、张良、韩信、 谢安等古代英雄人物。 代表作有《古风》其十、《侠客行》、《上李邕》、《行路难》、《将进酒》。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他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 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此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