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结构分析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结构分析
单元主题: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
2.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
课时安排:5课时总体安排:
指导理解《长恨歌》1课时,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长恨歌》的意旨1课时;指导学生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欣赏《湘夫人》、《拟行路难》两首2课时;指导学生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欣赏《蜀相》、《书愤》两首1课时。而“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作为学生课外读读背背的材料。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指导学生疏通《长恨歌》文句,理解内容。(为下一课时探究作品主题建立平台)
一、导入
白居易的《长恨歌》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 今天我们通过诵读来感受作品的魅力。
二、指导诵读《长恨歌》
1.播放乔臻、丁建华朗诵的《长恨歌》
2.学生整体自由朗读,根据自己的体味把握节奏和顿挫。
3.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订正其中的字音、断句、停顿、节奏等方面错误。
示例: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三、指导学生疏通《长恨歌》文句
在结合课后注释进行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学生针对文句自由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商讨解决。
例1:“云鬓花颜金步摇”
中国古典诗词惯用通过意象的堆叠来传达某种情感或创设某种意境,比如后来的马致远就以“枯藤老树昏鸦”创设了凄凉萧索的秋景秋况。此句的“金步摇”为一种首饰的名称,用金银丝宛转屈曲制成花枝形状,上缀珠玉,插在发髻上,行走时摇动,所以叫“步摇”。此种首饰本就以女子的步态得名,用在此处,不仅显得杨妃穿戴的华丽,我们更可以想见她摇曳婀娜的身影,如此美态,再配上蓬松乌发、如花容颜,怎不叫人心神荡漾?白居易短短七个字,中国古代名躁一世的美人形象便仿佛栩栩浮在后人目前。
例2“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渔阳:天宝元年河北道的蓟州改称渔阳郡,当时所辖之地约在今北京市东面的地区。包括今蓟县、平谷等县境在内,原属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管辖。革卑:古代军中用的小鼓,骑鼓。霓裳羽衣曲:著名舞曲名,传说是玄宗游月宫,暗中记住此曲。又说此曲是作给杨妃的舞曲。某首曲子,往往是某个人或某段轶事的代称,比如说起《后庭花》便想起陈叔宝。《霓裳羽衣曲》可看作李杨两人爱情的见证。本句用曲名作起,承接了上文一片轻歌曼舞、你侬我侬的美好场面,可惜渔阳鼙鼓源自安禄山,“惊破”二字不仅一语打破了李杨美满的生活,又惊醒了沉醉在其中的读者。本句典和隐语并用,所有的宛转节奏都转为铿锵之音,情势陡转直下……
四、作业:
1.背诵整首诗,或熟读全诗并且把你认为写得最好的诗句背诵下来。
2.这首诗哪一句最吸引你,试着探究一下,与同学交流心得。
例1:“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中的强烈视觉冲突。
例2:“云鬓花颜金步摇”与“翠翘金雀玉搔头”写法的相似与意蕴的相异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指导对《长恨歌》主题探讨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诵读,基本已经清楚了内容,今天,我们将对作品的主题作进一步的探究。
二、指导学习有关“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欣赏的知识
“意”,这里指的是读者之“意”;“志”,既有作者之“志”,也有作品之“志”,我们一般就指作者或作品所表达的原意;“逆”,这里既指接纳,又含探究之意。
因此,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读者以“己意”去“逆”作者作品之“志”,在这个过程中,读者既没有完全抛弃自己“现在的视域”,也没有把理解对象“始初的视域”简单地纳入自己“现在的视域”,而是把这两种不同的视域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全新的视域,从而得出带有自己个性的对作品的诠释。“以意逆志”的欣赏方法,既要尊重读者的主体意识“意”,又不能背离对作品之“志”,并把欣赏过程看成读者之“意”与解读对象之“志”,通过“逆”的方式相互交融而建构新的过程。这种欣赏方法是合理的。
“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其时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三、指导对《长恨歌》主题探讨
自古以来,人们对这首诗的主题一直存在几种不同说法:
1.作品主要表现李杨之间坚贞的爱情,着力描写二人死别后绵长的相思之“恨”。
2.诗的前一半着力批判唐玄宗“重色”误国,后一半歌颂李杨之间坚贞的爱情。
3.作品主要是对唐玄宗重色误国的讽喻,前一半写“恨”之因,后一半写“长恨”本身,可谓“一失足能成千古恨”。
上述说法中你赞成哪一种?请你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法进行探究,说说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
四、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