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物理考前指导20130520.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高考物理考前指导20130520

审题 1.认真细致,全面寻找信息 审题时应认真仔细,对题目文字和插图的一些关键之处要细微考察,有些信息,不但要从题述文字中获得,还应从题目附图中查找,即要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的信息。 审题时要克服只关注那些给出具体数据的条件,而忽视叙述性语言的倾向。那些叙述性语言中有些恰恰就是“关键词语”。 2.咬文嚼字,把握关键信息 所谓“咬文嚼字”,就是读题时对题目中的关键字句反复推敲,正确理解其表达的物理意义,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解题途径,对于那些容易误解的关键词语,如“变化量”与“变化率”,“增加了多少”与“增加到多少”,表现极端情况的“刚好”、“恰能”、“至多”、“至少”等,应特别注意,最好在审题时作上记号。 3.深入推敲,挖掘隐含信息 反复读题审题,既综合全局,又反复推敲,从题目的字里行间挖掘出一些隐含的信息,利用这些隐含信息,梳理解题思路和建立辅助方程。 如图半径分别为R、r(Rr)的甲、乙两圆形轨道安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轨道之间由一条水平轨道(CD)相连,如小球从较高处滑下,可以滑过甲轨道,经过CD段又滑过乙轨道后离开两圆形轨道,小球与CD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其余各段均光滑。现有一小球从高为3R的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为避免出现小球脱离圆形轨道而发生撞轨现象,试设计CD段的长度 4、分清层次,排除干扰信息 干扰信息往往与解题的必备条件混杂在一起,若不及时识别它们,就容易受骗上当误入歧途,只有大胆地摒弃干扰信息,解题才能顺利进行。 5、求异思维,判断多解信息 a.初末状态不明确,带来结果的多解 矢量方向不明确 物理现象多种可能性 b.制约条件不确定 周期性(圆周运动、振动和波) (1)是否考虑重力 (1996全国)设在地面上方的真空室内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已知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是相同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4.0伏/米,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0.15特。今有一个带负电的质点以v=20米/秒的速度在此区域内沿垂直场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求此带电质点的电量与质量之比q/m以及磁场的所有可能方向(角度可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3)矢量还是标量? 求该物体的加速度?求最终的速度? 求受到的安培力? 求力时还要注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 1 、不能凭主观想象 不能凭主观想象,必须看清、明确题意 不能误认为就是已做过的那题 只有明确了物理现象(模型)才能用对应的物理规律 不能凭主观想象 如图所示, AB为一条竖直放置的通有电流I 的可自由运动的直导线,在它的正右方有一个通有逆时针方向电流的方形导线框,则AB将 A.向左平动 B.向右平动 C.A端向纸里,B端向纸外运动 D.以中点为轴沿顺时针方向运动 (一)计算题的说明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二)物理解题规范要求 (1)物理解题表述的总原则 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谨,语言要规范,文字要简洁.物理考卷表述详略原则是物理方面要详,数学方面要略.题解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不能只有几个干巴巴的式子.书写方面,字要写清楚,能单独辨认.题解要像“诗”一样分行写出,方程要单列一行.题解最忌像“散文”一样连着写下来,把方程、答案淹没在文字之中. (二)物理解题规范要求 (2)什么是“必要的文字说明” ①对非题设字母、符号的说明。如“设……”、“令……”等熟知的说法或“各量如图中所示”(在示意图上标出各量)。为便于分析,要画出原理分析图和物理过程示意图(如受力分析图、运动示意图、等效电路图、光路图等)。 (二)物理解题规范要求 ②对于物理关系的说明和判断.如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物体用弹簧相连,“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在弹簧为原长时物体的速度有极大值.” ③说明方程的研究对象或者所描述的过程.如“对物体A”、“对A、B组成的系统”、“从A→B”、“在t时刻”等简单明了的说法。即说明某个方程是关于“谁”的,是关于“哪个过程”的.阅卷时常见有考生只列几个干巴巴的式子,把“对号入座”的工作留给阅卷人,这自然会诱发阅卷人的扣分欲望. (二)物理解题规范要求 ④说明作出判断或者列出方程的根据,如“由……定律有”、“据……得”等。这是展示考生思维逻辑严密性的重要步骤. ⑤对原因、结果的补充说明。如“∵……”、“∴……”、“”、“”等;或说明计算结果中负号的物理意义,说明矢量的方向. ⑥对于题目所求、所问的答复,说明结论或者结果. (二)物理解题规范要求 (3)对于题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