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概论第九章-游猎、游耕与游牧--.ppt

人类学概论第九章-游猎、游耕与游牧--.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类学概论第九章-游猎、游耕与游牧--.ppt

第九章 游猎、游耕与游牧 游猎 游耕 游牧 第一节 游 猎 古今游猎生计方式 文化生态学的解释 文化生存问题 一、古今游猎生计方式 (一)游猎和采集生计方式 游猎的生活习惯实际包括捕猎和采集(hunting and gathering)在一起的联合觅食方式,指以采集生活地域上的植物、猎捕动物的办法获取食物的生计行为,其生活地点常常游移不定 约1万年前,即地球上出现农业耕种和家畜饲养之前,游荡的狩猎—采集者曾广泛存在于除南极大陆之外的整个世界 20世纪60年代,国外人类学对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民族: 如昆布须曼人(the Kung Bushman)爱斯基摩人(Eskimo)和澳洲土著(Australian Aborigines) 中国人类学家也已经对仍卷入采集、狩猎(含渔猎)生计活动(或部分活动)的赫哲人、苦聪人(拉祜西)、鄂温克人和鄂伦春人等发表了调研报告。 (二)队群的特征 游猎者的群体组成规模多样且形式灵活。 在大部分自然条件下,想有效采集植物和猎捕动物,50人以下的规模更方便游移的群体生活。 为了将这些小群体与人类其他适应行为中的各类群体单位分开,人类学家使用队群(band)这个词指代该类合作生产与分享资源的族群。 队群规模随着食物、水流等可用资源数量与状态而变化。人口过多将导致资源短缺,过少则会影响游猎和采集的收获。为了将队群人数控制在适当范围,一些地区的人们采取队群分裂(fission)、杀婴,以及一些保持低生育率的办法。 平均主义是队群的重要特征。 二、文化生态学的解释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理论 环境决定论: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和文化具有决定性影响 文化决定论则认为相反; 第三种倾向试图在上述二者之间架起桥梁,认为自然与人类是互动对话的关系,文化与环境的重要程度因时因地而各有不同 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则关注研究人类的行为模式。 d (二)斯图尔德的社会文化整合水平 “文化核心是基本特征,具有由地方的生态适应和相似的社会文化整合水平而来的相似的功能上的相互关系 核心特征相同的文化可划归同一文化类型。 后来的研究者将社会文化整合水平理解为各种社会文化系统有不同的层次、水平、级别,文化和社会方面的互相作用有不同水平 (三)文化生态学的解释要点 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解释要点可以概括为: 第一,验证人类社会对于环境的调整适应是否需要特定行为,或者说人们的反应是否可以有相当大的自由度。 第二,提供一种包括三个步骤的方法:(1)分析生计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分析与具体生计技术配合的行为模式; (3)确定具体生计系统具有的行为模式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文化的其他因素 所谓的文化生存是指一个小民族如何在外部环境的干预状态下,维护自己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认同,保持作为一种文化的独立性的权益。 与文化保护(cultural preservation)的差别: 前者是以某一文化本身为主体,强调的是该 文化的生存及权益 后者则是外部力量对某一文化进行保护。 第二节 游 耕 小型园艺农业 游耕 游耕是人类最佳生计方式之一 中国境内的游耕 一、小型园艺农业 约12 000年前,中东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已经出现以小麦和大麦为主的农作物 1997,亚洲、非洲的农作发展时段几乎与此同步。 生计方式的这一转变对人类社会生活和技术的影响远远大于以前发生过的变化。 二、游耕 (一)游耕的特点和技术 游耕(shifting cultivation),俗称刀耕火种(slash and burn),是指在一片土地耕作一年或几年后便丢弃转移的农耕模式。 “刀耕”是相对于“锄耕”和“犁耕”而言,指用刀砍伐树木而非用刀耕作。游耕者使用简单而实用的工具,如削尖的木棍、石锄、刀和斧等,以砍伐、火烧等方式清理自然植被,再人工粗放撒种种植农作物一至三年,随后游移到新的土地开始新一轮砍烧的种植过程。  (二)游耕和游猎采集社会的差别 (1)游耕生活群体(村寨)规模扩大,定居时间更久; (2)家族和血亲群体更为明确土地占有、所有与让渡的规矩。 三、 游耕是人类最佳生计方式之一 (一)重新认识游耕 康克林 游耕农业存在着复杂的农业体系,具有完善的农艺管理,并且单位劳动力投入能取得相当高的回报 游耕实际上是人类适应热带和亚热带林地生态环境的最佳产食方式之一。 (二)生态人类学的人与环境关系论 拉帕波特和维达 人类学家应采纳生物学单位(比如种群、生态系统等)作为研究单位 研究主题也可以用跨学科的术语表达 期望在生态学框架下,运用共同的分析单位、相似方法和共同范式,促进群体研究和系统分析,提高人类对于环境适应性的理解 四、中国境内的游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