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第六章-婴儿期社会性和人格发展.ppt

学前心理第六章-婴儿期社会性和人格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心理第六章-婴儿期社会性和人格发展.ppt

第六章 婴儿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 学完本章,你将能够回答以下问题 婴儿能够体验情绪吗? 婴儿拥有什么样的心理生活? 什么是婴儿期的依恋,这种依恋如何影响个体未来社会能力的发展? 他人在婴儿的社会性发展中扮演何种角色? 哪些个体差异把婴儿彼此区分开来? 婴儿如何受到非父母看护的影响? 第一节 社交能力的形成根源 婴儿期的情绪 社会性参照 自我的发展 心理理论 一、婴儿期的情绪 婴儿能够以一种可靠的、一致的方式来表达非言语情绪,是否意味着他们真的体验到了情绪?而且,如果他们真的能体验到的话,这种体验和成人相似吗? 笑的发展 陌生人焦虑 陌生人焦虑是婴儿在遇见不熟悉的人时,所表现出来的小心与谨慎。 大脑的发展及婴儿与日俱增的认知能力导致了陌生人焦虑 尽管陌生人焦虑在6个月大时很常见,儿童之间仍存在着显著差异。 分离焦虑 当熟悉的照料者离开时,婴儿所表现出来的紧张情绪。 分离焦虑在不同文化间具有普遍性,通常开始于第7或第8个月,大约在第14个月达到顶峰,然后逐渐降低。 分离焦虑大部分可以归结于和陌生人焦虑相同的原因。 社会性参照 社会性参照:有意搜寻他人的情感信息,以解释不确定环境和事件的含义。 社会性参照最早出现在大约第8—9个月的时候,是相当复杂的社会性能力。 如何解释社会性参照,目前还没定论。所确知的是当情境不确定、模糊时,最有可能发生。而且,对于哪些已经长大到能够运用社会性参照的婴儿,如果他们接受到来自父母彼此冲突的非言语信息,就会变得十分不安。 自我的发展 自我觉知大约12个月开始发展,大多数婴儿18—24个月大的时候,已经发展出对他们自己身体特征和能力的觉知,而且,了解到他们的外表是稳定的。 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关于心理如何运作,以及它如何影响行为的知识和信念。 婴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理解某些关于他们自己和他人心理过程的一些事情。 婴儿认知的进展,使得较大的婴儿以一种非常不同于看待其他物体的方式来看待人们。他们学会将他人视为适应的行动者,和他们自己相似——在自己的意志下行动,并且有能力回应婴儿的要求。 此外,婴儿开始理解,相对于非生命物体的行为。他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用来完成一些特定的目标。 两岁的婴儿开始表现出共情的能力。共情是对应于另一个人感受的一种情绪反应。在24个月大的时候,婴儿有时会去安慰或关心别人。要知道这一点,他们需要知道别人的情绪状态。 此外,在两岁左右的时候,婴儿开始在假装游戏及愚弄别人时使用欺骗。 椰菜花实验——婴儿开始认识到人有不同的喜好 拉妈妈手舀果酱吃——利用他人去做事 两岁的淘气包——似乎系统探究他人的想法 第二节 依恋 一、什么是依恋 二、依恋的发展 三、婴儿依恋的测量与类型 四、依恋的影响因素 五、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什么是依恋 (二)依恋具有以下特点: 在对象上,依恋具有选择性。个体倾向于依恋那些能够激起特定情感和行为、满足自身需要的个体,而非依恋所有的人。 在行为表现上,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亲近。如依恋母亲的婴儿倾向于偎依在母亲身上或在母亲身旁活动。 在对个体的心理意义上,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者可从中获得一种慰藉和安全感。如果依恋遭到破坏,则会造成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 二、依恋的发展 ?父母-婴儿的依恋是相互的。随着照管者和婴儿之间交流游戏规则日臻的完善,父母和婴儿产生了强烈的具有相互性的依恋关系。 ????1、照管者对婴儿的依恋。甚至在婴儿出生前,父母就开始对其产生情绪化依恋。不仅婴儿可爱的模样让父母喜欢,而且早期的反射行为也拉近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2、婴儿对照管者的依恋。 ????婴儿与母亲建立依恋关系之前,要经历相当长的准备期: 社会反应的无分化期(出生-2、3个月); 社会反应的分化期(2、3个月-6、7个月); 积极主动地寻求亲密阶段(6、7个月-3岁左右); 目标明确的同伴化关系(3岁以后)四个阶段。 依恋建立的前提 社会环境尤其是养育条件的存在是依恋发生的首要前提,如母亲对婴儿的关注。 此外,个体自身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已有的发展也构成了其继续发展的前提。除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日益成熟和与之相关的某些基本心理品质的初步发展外,特定依恋关系的建立还需要一定的认知前提。 两个认知前提: (1)识别记忆。识别记忆是将知觉对象从知觉背景中分化出来的认知技能。这种认知能力使儿童能够把作为依恋对象的特定个体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从而有可能形成对特定个体的依恋。 (2)客体永久性与人的永久性。客体永久性;人的永久性则是以人为客体的永久性。识别记忆只能使婴儿从在场的人们中辨别、分化出熟人的再认记忆,而人的永久性则可使特定个体的核心特征得以重现,从而意识到该个体的持续存在。这种能力约在婴儿8个月时出现。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