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史简版2.ppt

第二节 皮亚杰理论 一、皮亚杰理论的基本假设 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在主动性; 儿童认知的发展是其心理结构的改进与转换; 儿童认知发展的建构性特点; 二、认知发展的机能和基本概念 (一)智力 智力是一种适应形式;智慧是一种最高形式的适应; 功能:使有机体有效地对付不断变化的环境,使有机体接近生存的最理想条件; 智力具有动力的特点; (二)格式 格式与图式的区分:格式指操作活动,代表动作中能重复和概括的东西,可从一种情景迁移到另外一种情景;图式不涉及操作,是指思想的图象方面的内容——即试图去表现现实,而不是转变现实。 (三)同化与顺应 1、同化:把知觉到的新鲜刺激融于原有的格式中,从而达到对事物的理解; 2、顺应:认知结构受到被同化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局限 1、主观性 2、神秘主义色彩浓厚 3、夸大的潜意识的作用 二、阿德勒(A. Adler,1879-1937)的个体心理学 (一)生平 (二)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追求优越 追求优越是人们行为的根本动力; 追求优越是与生俱来又是后天发展的; 追求优越的两种方法:个人优越和社会优越; 2、自卑(inferiority)与补偿(compensation) 1929年,《生活的科学》,提出自卑、超越和补偿等概念; 1907年,把自卑与身体缺陷相联系; 1910年,扩展到心理、社会等方面; 3、生活风格(life style) 概念:个体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 生活风格5岁左右基本形成; 4、社会兴趣(social interest) 指个体对所有社会成员的一种情感,或对人类本性的一种态度;表现为个体为了社会进步而不是个人利益而与他人合作。 5、创造性自我(creative self) 决定着对优越目标的选取、方法和社会兴趣的发展; 创造性自我不是一个静态的主体;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三)对个体心理学的评价 贡献 1、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2、确立了心理学的社会价值取向 3、提出了整体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4、推动了心理学走向应用 局限 1、非理性主义色彩和生物学化倾向 2、对人性的社会本质的看法肤浅 3、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4、科学性不强 第八章 精神分析的发展 第一节 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的演变 演变的两条主线: ——从精神分析内部进行修改和发展 ——从精神分析外部进行突破和发展 一、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弗洛伊德逝世以后,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代表着精神分析运动的新发展。 (一)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 弗洛伊德的理论分为创伤范式、内驱力和自我三个时期。 1、创伤范式:精神分析运动的最初10年;采用催眠和疏导法治疗神经症,首次提出了自我防御的概念。 2、内驱力范式 约从1897年开始,转向了内驱力范式。 强调性本能的作用,用力比多能量解释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是一种典型的泛性论。把自我也看成是一种本能。 自我本能从属于性本能,自我的能量需要性本能供给。把自我看成是一种内驱力。 自我本能对应于id,因此,此时期也称为伊底心理学。 3、自我范式 从1923年转向自我范式,标志着自我心理学思想的重大发展。 弗洛伊德赋予伊底、自我和超我三种成分在人格结构中的各自地位。 自我内部存在一系列防御机制,处理力比多与现实的关系。从本能论转到结构论,是从伊底心理学向自我心理学迈出的重要一步。 (二)安娜的自我心理学思想 1、对自我的看法 二、精神分析的对象关系学派 强调本能的对象的重要性,把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看成理论和临床的中心 ; 产生于1940年代的英国,60年代传到美国; 代表人物:克莱因、费尔贝恩、温尼科特和克恩伯格。 三、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本能决定论和泛性论提出挑战,但坚持潜意识的重要性; 四、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 对存在主义哲学进行心理学改造,使其变成探讨人的心理生活和实施心理治疗的经验科学; 五、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 用结构主义哲学尤其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重新解释; 第三节 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 一、自我及其同一性 自我是一个独立的力量,不是伊底和超我压迫的产物。 自我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包含着人的意识活动并且能够加以控制。 二、人格发展的渐成论原则 认为人的发展是依照渐成论原则进行的一个进化过程。 人的一生是一个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 三、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1.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口唇期。 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肛门期。 3.主动对内疚(3-5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性器期。 4.勤奋对自卑(5-12),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潜伏期。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生殖期。 6.亲密对孤独(20-24岁),属于成年早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