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性传播的病原生物1知识讲稿.ppt
讨 论 1.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2.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主要诊断依据是什么? 3.此病按临床分期属于哪期? 4.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临床治疗措施是什么? 5.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临床治愈指标是什么? 病原体 1905年由法国科学家Schaudinn 与Hoffmanu发现。 梅毒呈世界流行性疾病,在我国曾一度消灭,近年发病率又有上升趋势,人是梅毒唯一的传染源,最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少数经输血、接吻、衣物等途径传播,除此之外,孕妇患各期梅毒均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培养特性 抵抗力 形态与染色 菌体细长,大小为7-8μm×0.10-0.15μm,有8-14个致密而规则螺旋,两端尖直,运动活泼.轴丝:运动器官。用普通染料不易着色,常用镀银染色法染色,染成棕褐色。 以横断分裂繁殖。 培养特性 不能在无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中生长。 Nichols株(Nichols strain): 有毒力,在家兔睾丸或眼前房内接种可获得 Reiter株(Reiter strain): 失去致病力,种于含有多种氨基酸的兔睾丸碎片,厌氧培养 用作多种梅毒血清诊断的抗原 抵抗力 极弱,离体后1-2小时内死亡。对常用消毒剂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砷剂敏感。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致病机制 免疫性 致病物质 外膜蛋白——粘附作用 透明质酸酶——助扩散 纤维粘连蛋白——抗吞噬 致病机制 后天性梅毒(性接触传播) (I) 硬下疳、含大量梅毒螺旋体 (II)全身梅毒疹、淋巴结肿大 (III)皮肤粘膜溃疡,坏死性病变, 内脏器官肉芽肿样病变(梅毒瘤) 先天性梅毒(垂直传播) 梅毒新生儿:先天性耳聋 间质性角膜炎 锯齿型牙 性接触传染 硬下疳 自愈 粘膜斑、梅毒疹 自愈 梅毒瘤或树胶肿 自愈、遗留疤痕 一期梅毒 二期梅毒 三期梅毒 早期梅毒 ( 2年) 晚期梅毒 ( 2年) 后天梅毒 3周 3~8周 3~4周 1~2年1/3患者 治愈 传染性强 NEXT 与后天二期梅毒损害相似 早期先天梅毒 (2岁以内发病) 晚期先天梅毒 (2岁以后发病) 先天梅毒 与后天三期梅毒损害相似 特征性损害:哈钦森牙 (桑椹牙) NEXT 临床表现: 获得性梅毒(后天梅毒) 一期梅毒(primary syphilis): 在螺旋体侵入处出现初疮,称硬下疳(chancre)。 潜伏期:平均3周(1周~2月) 皮疹特点: 多单发、质地较硬、园形、浅溃疡,基底平坦、肉红色、表面少许渗液。 主观症状: 不痛不痒。 好发部位:90%发生于生殖器 其它症状:近卫淋巴结肿大( “横痃”) 实验室:①暗视野显微镜 ②梅毒血清反应(下疳发生后1~2周) 转归: ①早期确诊,正确治疗,可完全治愈 ②未治疗经 3--8w → 自行消退→经3--4w→二期 梅 毒 二期梅毒(scecondary syphilis) 潜伏期:下疳后3~4周 全身症状:菌血症引起。 皮肤损害:二期梅毒疹多种多样 传染性强,破坏性小。不经治疗可消退。 可反复发作,经5年或更长时间进入三期。 ① 斑疹: 玫瑰疹占70~80%。 斑丘疹 丘疹: 占二期疹40% ③掌跖梅毒疹 性传播的病原生物 两个概念 经典性病 (Venereal Disease, VD) 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 经典性病:由性接触直接传染,具有明显生殖器损害症状的全身性疾病。 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肿。 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STD)是由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接触所感染的一组传染性疾病。 病因: 在病原微生物的8大类中除立克次体以外都可以引起性传播疾病。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寄生虫7大类。 梅毒、淋病等VD属于性传播疾病 流行病学: 发病情况: 1991年175528例(报告发病率为15.28 /10万); 2000年859040例(报告发病率为68.91/10万)。 传播途径: 性行为传播、间接接触、血源传染、垂直传播。 处理原则: 1991年卫生部颁布了《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了8种必报性病,列入监控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