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教材课程.ppt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教材课程.pptx

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第六小组 目录灾难新闻报道与人文关怀我国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表现我国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对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建议灾难新闻报道与人文关怀灾难新闻报道:是对新近发生的灾难及其发展、危害、抗灾、救灾等新闻事实的报道。成功的灾难新闻报道,可以稳定社会、安定民心;灾难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些消极的、负面的问题会加重灾难的蔓延,扩大灾难的冲击面,延伸灾难消极作用的空间和时间,对国家、社会、公众造成不利的影响。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更关注全人类的全面健康发展,变大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珍视。两者的关系:很多灾难是人们无法左右的,所造成的损失也难以挽回,但灾难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痛楚、心灵上的创伤的恢复却在很大程度上与媒体的作用相关。新闻记者除了及时客观真实的报道灾难,科学理智地分析灾难外,还应尽量还原生命个体在灾难中的真实情况,去挖掘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让人们感受到无私、坚强、智慧等人生光辉,以一种深刻的人文广怀,去抚慰那些受难者以及关注灾难中的人们。我国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表现 以唐山大地震为例: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里氏7.5级地震。地震后鲜见有关媒体的详细报道,而关于地震的具体死亡人数,直到1979年,地震结束后的三年才首次公布。唐山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人民日报采用新华社通稿发表了标题为《河北省唐山丰县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的新闻,该篇报道传递给人们的只是一个简短而概括的政府部门救灾信息,其信息量无法达到受众需求。该报道导语新闻要素的五个W没有得到保证,其代表新闻价值的新闻性也没有得到体现。 唐山大地震中媒体信息传播的缺位由于并不发达的通讯技术以及特殊的时代环境,并没有造成谣言恐慌。但是,在当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技术日益发达的背景下重蹈覆辙,只能给政府形象、媒体公信力等造成无法衡量的损失。非典时期媒体缺位导致谣言四起就是例子。我国媒体在汶川大地震中的表现 汶川大地震时我国媒体应对灾难报道的能力、新闻意识以及新闻理念等,相对于唐山大地震是有了质的飞跃。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新华网在18分钟后发布消息,中央电视台在震后32分钟播出了第一条与灾情相关的新闻,并展开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特别节目的24小时全天候直播。大众传媒通过不同的方式向观众的提供灾区的必威体育精装版消息。中央级媒体、省级、地方媒体、各大网络媒体大都在消息发布后派记者赴灾区发回第一手信息。此后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全天候直播,第一时间播报灾区动态。受众信息需求得到了满足,谣言和流言得以抑制,群众心理得以安抚。人被放在了首位,人的尊严、价值、个性以及生存状态得到了广泛关注,人文关怀意识得到充分体现。记者不再只是旁观者,信息及时传播满足了公众知情权,而报道内容和报道视角都充满了人性化特色。“可乐男孩”,“敬礼男孩”等具有人情味的称呼,将抗震中的采访对象回归了凡人角色。哀悼日中全国各纸质媒体都将版面调成了黑白色,中央电视台滚动字幕改为黑白色,各大网站也将网页变成黑白色。我国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1.个别媒体采访时机的不合时宜:生命至上还是采访第一,例外是值得新闻工作者探讨的话题。但对以人文为本的新闻报道价值观而言,选择前者应该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遵守的新闻道德规范。但在2008年汶川地震报道中少数媒体在采访时机的选择上却严重违背了这种价值观。例5月14日晚,救援人员在北川发现两名幸存者时,某采访组到达现场拍摄。救援人员挡住了机位,记者说:“你让让好不好,我们先拍!只要五分钟就好。”此时,幸存者上方有一块板,随时都有可能会垮塌,救援人员准备把板挪开时,记者说:“不用,就保持那样别动。”幸存者痛苦地呻吟着,救援人员让他保持体力,不要说话。这时,记者在镜前播报说:“这里还能听到老大爷的呻吟声,医生你让大爷说句话。”最后大爷在被救援人员挖出时死去了。2.频繁采访导致采访对象心理障碍: 与其他报道不同,灾难报道每一个故事的背后可能就是一张泪流满面的脸,再抓住了一个悲情典型的同时,也撕开了别人的伤口。媒体对一些采访对象的过度关注,频繁采访,不断地让他们回忆地震时的场景,给他们,特别是身处弱势的孩子们造成了很大的心里伤害。例:在废墟中唱歌等待救援的小女孩,面对频繁的采访一遍遍讲述当时的场景,情绪逐渐失控,变得十分惊恐,开始大喊大叫,拒绝与所有人接近。 三岁小男孩郎铮因为获救时想救援人员举手敬礼,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但记者的不断探访,让他产生了心理障碍,他老是想房子垮塌的情形,不喜欢说话,很恐惧,不愿接触陌生人。3.救灾知识的匮乏对采访对象造成的二次伤害 在救灾现场的报道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救灾知识,一味争抢镜头,忽视别人的生命安全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