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景观设计教程3
现代景观设计教程3
第三章 景观设计三大基础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简介
概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原以为房子、住所、家务户生活所在地。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和人及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生态学由于其综合性和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而成为现今社会一门无所不在的科学,同样影响到我们的景观设计。
景观生态学迅速发展的原因
人居环境的恶化,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景观生态学发展过程
1)1939年,德国生物地理学家特洛(Troll)提出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概念,他在《景观生态学》一文中指出:景观生态学由地理学的景观和生物学的生态学两者结合而成,使表示对支配一个区域不同单元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相互关系研究。
2)另一位德国学者布克威德(Buchwaid)进一步发展了景观生态学的思想,他认为景观是一多层次的生活空间,由陆圈、生物圈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
3)以美国麦克哈格(Ian Lennox Mcharg)为首的城市规划师、景观建筑师非常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并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实践中作了不懈的探索,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奠定了景观生态学基础。
4)其后众多景观设计师在实践中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自始至终队与景观生态学的关注热情未减。
4、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内容
和人居环境相关的土壤、水文、、植被、光照、地形条件等因素所形成的生物生存环境,简称“生境”。
景观生态要素
景观设计中所涉及的生态要素主要有以下几项:
水环境
水圈是五大生态圈重要的一环
五大生态圈:大气圈(atmosphere)、岩石圈(lithosphere)、土壤圈(pedosphere)
生物圈(biosphere)、水圈(hydrosphere)
2)水的作用 关注水资源带来的景观方面的享受。
3)水循环的两个系统:
(1)自身环境系统;
(2) 人工循环系统。
4)水资源管理原则:
2、植被
1)植被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2)沈阳常用的树木
3、气候
影响气候状况的因素:
气候是环境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人工环境对对区域气候的改变。
如何运用景观设计元素改善局部微气候:
环境、行为和心理基本知识
我们所提到的环境、、行为和心理研究的范畴主要涉及各种尺度的环境场所、使用者群体心理以及社会行为现象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对于景观设计常用的概念:
空间与环境
气泡
该概念由爱德华.T.霍尔提出,指的是个人空间。人体上下肢运动所形成的弧线决定了一个球体空间,这就是个人空间尺度—气泡。
领域
人类领域行为的作用:
安全;
相互刺激;
自我认同(self—identity);
管辖范围。
2) 领域行为四个层次:
(1)公共领域(public);
(2)家(home);
(3)交往空间(interaction);
(4)个人身体(body)。
3)三类认知空间:
(1)滞留性空间;
(2)随意性空间;
(3)流通性空间。
3、场所
构成场所条件
具有适宜的物理空间;
满足人的行为需求;
具有意义。
在某种意义上说景观设计就是设计不同层次场所。
二、人的行为
人的行为往往是确定场所和动线的依据,人的行为影响环境的存在,建成的环境会影响人的行为。
行为层次
1)根据行为的目的性划分:
(1)强目的性行为
也就是设计师提到的功能性行为,如学校中师生的教学及生活行为,这是设计的基本依据。
(2)主目的伴随行为
典型的例子是抄近路。
(3)伴随强目的行为的下意识行为
例如左转习惯。
根据行为性质划分:
必要活动
选择活动
社交活动
2、行为集合
为达到一个主目的而产生的一系列行为。
3、行为的控制
人是环境的产物,我们设计空间的同时也设计了一种行为模式。设计者要预测行为的发生,通过自变量组织提高环境质量。
三、人类对其聚居地的基本要求
希腊著名学者多西亚的斯(C.A.Doxiadis)曾对人类对其聚居地的基本需要,做过扼要概括:
安全
是人类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包括人的生理需要),适合抵御外部(社会的与自然的)的侵袭。
2、选择与多样性
“钟爱多样性”是生物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的格言,因为多样性是人及其他生物界的本性。
需要满足的因素:
1)与外部世界有最大限度的接触;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百问.doc
- 文登一中争先创优活动实施方案.doc
- 粤教版思品复习第一课时(七上).ppt
- SI4432配置工具使用指南.pdf
- Android 应用开发初探.pdf
- 555集成模拟汽车自动控灯系统.doc
- 单词练习B3U5-7.doc
- 贵州大学_单片机实验报告_8051_8051程序设计实验一.doc
- ZH-605D技术操作说明书.pdf
- 咸宁市2009年九年级综合调研考试.doc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8 夜色》教学课件(2025年春-新编教材).pptx
-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高一语文教师工作总结简单版(六).docx
- 第12课《台阶》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39张PPT).pptx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课件(2025年春-新编教材).pptx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9 端午粽》教学课件(2025年春-新编教材).pptx
- 指导技能的关键要素与提升的策略研究与分享.docx
- 湖南省永州四中直升班2025届高三(下)适应性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湖北省荆荆宜襄·四地七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中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04月17日袁荣的初中历史组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