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1中国民歌(精简)知识讲稿.ppt
中国民歌 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 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看花儿的人儿骂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 比也比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来年不发芽 1997年6月30日24时,在香港回归祖国的政权交接仪式上,中国军乐队演奏的第一首乐曲《茉莉花》响彻了庄严的会场。 1997年秋,江泽民同志访问美国,克林顿总统在白宫草坪上举行欢迎音乐会,美国交响乐团演奏了《茉莉花》。 2001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APEC会议晚宴上,首先响起的音乐又是《茉莉花》。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茉莉花》从十四位中国美少女的指尖淌出,让世人领略了舞动的北京 这首歌曲的旋律还贯穿于上海“申博”宣传片的始终。 民歌是中国音乐的组成部分 要了解中国音乐 就必须研究民歌 —冼星海 我国最早的一部民歌词集——《诗经》 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五百年间流行于北方黄河流域的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阶级矛盾以及劳动人民多方面的生活。 公元前四世纪出现了另一部长江流域的民歌集《楚辞》,这是一部在长江中游古代巫歌的基础上经过伟大诗人屈原整理加工的歌词集。 什么是民歌? 民歌: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它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人民的心声,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民性,人民的喜怒哀乐无一不反映在浩如烟海的民歌之中。 听下面两首歌曲,猜出哪首是民歌: 《大地飞歌》 《小河淌水》 思考:民歌有什么样的特点? 民歌的风格分布 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民歌的不同风格色彩,中国民歌大体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风格色彩区。 3.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的部分藏族聚居地区。民歌演唱活动大都与佛教节日有关,民歌中不少是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北京的金山上》 《青藏高原》 《格桑拉》 《卓玛》 4.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地区一带。有二十几个不同民族聚居在这里。由于许多民族没有文字,民歌成了他们记载历史、传播知识以及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云南弥渡民歌《赶马调》 贵州布依山歌《江边杨柳十二排》 5.东北部受萨满教影响的狩猎文化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主要包括东北大、小兴安岭一带,以鄂伦春族民歌为代表(包括鄂温克、赫哲、达斡尔、满族筹),鄂伦春族在1949年前还保留着不少原始社会的痕迹。这是一个喜爱歌舞的民族,过去以狩猎为生,每当狩猎满载归来,或者民族节日,都要进行歌舞狂欢。 《额呼兰·德呼兰》一首歌颂大自然的歌 《鄂伦春族小唱》 6.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文化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的黄河上游地区,有汉、回、土、撒拉、保安、东乡、藏、裕固等民族聚居的区域。历史上曾经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东西文化交流较早,由于长期的多民族交化交融,产生了八个民族并有的歌种——“花儿”。曲调高亢悠长,格调深沉婉转,气质粗扩、淳朴。 中外闻名的曲目有《上去高山望平川》 7.中原及东部沿海有着古老传统文化的汉族民歌区 汉族民歌区在六个区中属于最大的一个,从寒冷的北方到亚热带的南方,从西北高原、西南高原到东部沿海平原,地理条件、风俗习惯、生活、生产方式多种多样。语言虽同属汉语,但各地方言不同。东、西、南、北差异很大,民歌的风格特点也呈现出多种特征。因此,民歌区部分重叠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基于以上情况,汉族民歌区又可以分为十个支区和一个特区。 (l)东北都平原民歌支区 (2)西北部高原民歌支区 (3)江淮民歌支区 (4)江浙平原民歌支区 (5)闽、台民歌支区 (6)粤民歌支区 (7)江汉平原民歌支区 (8)湘民歌支区 (9)赣民歌支区 (10)西南高原民歌支区 (11)客家民歌特区 山东民歌《绣荷包》 、《沂蒙山小调》 河北民歌《小白菜》 山西民歌《想亲亲》、《走西口》 陕北民歌《赶牲灵》、《秋收》 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王三姐赶集》 江苏民歌《茉莉花》 福建民歌《茶叶青》《采茶灯》 台湾民歌 《丢丢铜》、龚琳娜版本 广东民歌《彩云追月》、《对花》、《落雨大》 广西民歌 《只有山歌敬亲人》、《桂林美》 河南民歌《编花篮》 湖北民歌《龙船调》 江西民歌《送郎当红军》 云南民歌《小河淌水》 客家山歌对唱 小结: 以上简单描述可以了解到,由于我国地理环境的千差万别,和文化环境的性质迥异,中国民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植根于不同的自然和文化土壤,形成了丰富多彩、性格各异的多种风格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