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4中药学总论PPT教材课程.ppt

  1. 1、本文档共3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中药学总论PPT教材课程.ppt

前人是以偏性的强弱来解释有毒、无毒及毒性大小的。 有毒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或相当。因而治疗用药时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应。 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人参、艾叶、知母等皆有产生中毒反应的报道。 “所谓无毒,亦可伤人”、“药证相符,大黄也补;药不对证,参茸亦毒。”即是此意。 3.现代药物毒性的概念 毒性:一般是指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 毒药:一般是指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能损害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 剧毒药:是指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或某些治疗量已达到中毒剂量的范围,因此治疗用药时安全系数小;一是指毒性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剧烈,可产生严重或不可逆的后果。 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能消失。 二、中药毒性分级 《素问·五常政大论》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 《神农本草经》分为“有毒、无毒”两类; 《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微毒”四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大毒、有毒、小毒”三类分类方法。 三、怎样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1.首先,要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 大多数中药品种是安全的,这是中药的一大优势。 2.其次,要正确对待本草文献记载: 在古代文献中有关药物毒性的记载大多是正确的,但由于历史条件和个人经验与认识的局限性,其中也有一些错误之处(如《本经》认为丹砂无毒,且列于上品药之首;《本草纲目》认为马钱子无毒等。) 3.还要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 认真总结经验,既要尊重文献记载,更要重视临床经验,才能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掌握中药的毒性。 4.还要加强对有毒中药的使用管理: 列入国务院《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中药品种,应特别注意。 五、中毒常见的临床表现 1.含生物碱类植物中毒 2.含毒苷类植物中毒 3.含毒性蛋白类植物中毒 4.含萜类与内酯类植物中毒 5.其他有毒植物中毒 6.动物性药物中毒 7.矿物类药物中毒 六、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 一是剂量过大, 二是误服伪品, 三是炮制不当, 四是制剂服法不当, 五是配伍不当。 因此,使用有毒药物应从上述各个环节进行控制,避免中毒反应的发生。 七、掌握药物毒性强弱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 1.针对患者体质强弱、疾病部位的浅深,恰当选择药物,确定剂量。 因毒药的安全度小,要掌握其安全有效的剂量范围,并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尽量避免毒性反应的发生。 2.注意配伍禁忌、个体差异等因素。 3.抓好药品鉴别,防止伪品混用,注意保管好剧毒中药。 4.毒药虽易引起中毒反应,但根据以偏纠偏、以毒攻毒的原则,有毒药物有其可利用的一面。 (古今利用某些有毒药物治疗恶疮肿毒、疥癣、麻风、瘰疬瘿瘤、癌肿癥瘕等积累了大量经验,获得肯定疗效。) 5.掌握药物毒性及中毒后的表现,便于诊断中毒原因,以便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手段。 【复习自测题】 1.中药防治疾病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2.分别叙述四气五味的内容和作用,并举例说明性味合参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3.掌握升降浮沉性能的意义是什么? 4.为什么要掌握药物的归经?试述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5.简述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第五章 中药的作用 1.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中药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扶正祛邪,消除病因,协调脏腑经络机能,从而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称之为药物的偏性。 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即“以偏纠偏”。 清代医家徐灵胎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盛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 2.中药的作用 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不良反应)。 中药的治疗作用又称为中药的功效; 中药的不良作用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 二者是有区别的。 区别: 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能消失。 毒性反应是指用药后引起机体损害性反应,往往因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与人的体质因素等也有密切关系。 充分而正确地利用中药的治疗作用,尽量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即确保用药安全、有效,这是临床用药的一条基本原则。 第 六 章 中药的配伍 第三节 升降浮沉 1.升降浮沉的含义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升--上升提举(向上) 降--下达降逆(向下)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