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3.1.1-3.1.4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培训课件.pptx

3.1.1-3.1.4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培训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1-3.1.4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培训课件.pptx

确立查对制度 识别患者身份 ——3.1.1.1--3.1.4.1条款解读一、3.1.1.1条款主要内容3.1.1.1 对就诊患者施行唯一标识(医保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编号、身份证号码、病历号等)评审要点【C】对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的身份标识有制度规定,且在全院范围内统一实施。(P12)【B】符合“C”,并对就诊患者住院病历施行唯一标识管理,如使用医保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编号或身份证号码等。【A】符合“B”,并对提高患者身份识别的正确性,有改进方法,如在重点部分(急诊、新生儿、ICU、产房、手术室)使用条码管理。一、住院病人身份识别制度(P12)1、确认住院患者身份的唯一标识是:住院号; 确认门诊患者身份的唯一标识是:就诊卡号。 所有住院患者均应按要求佩戴腕带,腕带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入院日期等。接诊护士在填写腕带后需由病人或家属再次核对,以确保患者身份正确。2、护士为患者进行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等各种操作、治疗、护理、检查及转运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核对患者身份,至少同时使用2种以上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住院号等,禁止以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依据。一、住院病人身份识别制度(P12)3、当同病区出现同名患者时,应在一览牌作警示标识,将出生日期和住院号作为患者的身份识别依据。4、对暂时无法识别身份的患者如手术、神志不清、新生儿、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等,将住院号、诊断、入院时间作为腕带信息,用于患者身份识别。5、患者在进行检验、放射、超声等诊疗时,操作者需认真核对病人腕带上的信息,并让病人或其近亲属陈述病人姓名再次核对,以确保患者身份正确。6、若腕带损坏时,应及时更换,并向患者做好宣教,以取得配合。一、住院病人身份识别制度(P12)7、鼓励患者参与身份识别的所有阶段,使其了解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带来的风险,及时表达对安全及潜在错误的关心,询问对其治疗的正确性。8、将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纳入各级各类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定期督查落实,持续改进工作。二、门急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P13)1、门、急诊患者由病人或家属提供病人信息,患者或家属自己书写病历眉栏信息,以保证病人信息的准确性。2、急诊留观、昏迷、危重及抢救病人等应佩戴腕带。3、腕带应清晰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等信息,字迹清晰、工整。4、对暂时无法识别身份的患者如手术、神志不清、新生儿、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等,将就诊卡号-无名氏、诊断、就诊时间作为腕带信息,用于患者身份识别。二、门急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P13)5、需手术或住院的患者,由接诊医师联系手术室或病房,由急诊护士和接诊医生核对病人信息,最少2种识别方式,如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卡号等,并在转科本上签名。6、急诊护士或接诊医生与病房或手术室护士进行2人核对,交接病人病情、治疗、药物等,并双方在交接本上签名。四、身份不明患者的身份标识方法(P15)5、当给患者用药、输血或血液制品、抽血标本、采集其他临床检验、检查标本或进行其他任何治疗、操作、处置时,都必须用执行单与患者腕带上的姓名及病案号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身份不明患者入院接诊医护人员为患者临时命名办理就诊卡佩戴腕带患者住院,输入临时命名获取病案号打印住院患者手腕带身份已确认更改身份信息重新打印手腕带各项诊疗、用药等操作时进行双人核对五、身份不明患者的身份标识流程(新增)六、婴儿查对制度(P15)七、新生儿身份查对制度(P16)八、转科交接患者身份识别登记制度(P14)1、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病人转科交接时,应加强患者身份识别,确保病人安全。2、患者需要转科时,护士办理好转科手续,电话通知转往科室,并对病人情况作简要介绍,接收科室做好迎接准备。3、检查患者腕带、生命体征、药物治疗等,整理病历、准备物品,据实填写《转科登记本》,必要时准备抢救物品,确保病人转运过程的安全。八、转科交接患者身份识别登记制度(P14)4、与接收科室进行详细交接,接收科室护士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确认患者身份,并认真查看病情、皮肤、药物、检查等。无疑问方可在《转科登记本》上签字确认。5、转科交接时发现的问题由交班科室负责,做好记录,接班后如因交接不清发生的问题,由接班科室负责。九、腕带使用管理规定(P152)1、所有住院病人、手术病人、新生儿科及急诊留观病人等均使用腕带作为身份识别标识。2、男病人佩戴蓝色腕带,女病人佩戴红色腕带,一人一腕带唯一对应;药物过敏者需在腕带上注明药物过敏的名称。3、住院病人使用二维码腕带,包括姓名、性别、住院号、入院日期、二维码等信息。急诊科、门诊手术室、产房等可使用普通腕带,需填写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等,要求字迹清晰、标准规范。4、护士应充分告知病人及家属使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