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习报告模板(无封面)
目录
前言 1
1 矿井概况 2
1.1 井田概况 2
1.1.1 位置与交通 2
1.1.2地形地貌及水文 2
1.1.3 气象 3
1.1.4 地震 3
1.1.5 地区经济状况 3
1.2 地质概况 3
1.2.1 地层 3
1.2.2 地质构造 4
1.2.3 煤层 4
1.2.4 煤质 4
2 矿井开拓概况 5
2.1 开拓方式 5
2.2 采区巷道布置 5
2.2.1 井筒 5
2.2.2 井底车场 5
2.2.3 井底车场硐室 5
2.2.4大巷布置 6
2.3 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 8
2.3.1 采煤方法 8
2.3.2 采煤工艺 8
3 矿井通风概况 9
3.1 矿井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选择 9
3.1.1 通风方式 9
3.1.2 通风系统及通风网络 9
3.2 风井数目、位置、服务范围及服务时间 9
3.3 掘进通风及硐室通风 9
3.4 矿井风量计算、分配与漏风 10
3.4.1 风量计算及分配 10
3.4.2 通风设施、防止漏风和降低风阻的措施 13
4 矿井安全技术 14
4.1 矿井瓦斯及防治 14
4.1.1 开拓、开采及通风设计的防突措施 14
4.1.2 其它防突措施 14
4.1.3 瓦斯抽放 15
4.2 矿井粉尘及防治 26
4.3 矿井火灾防治 26
4.4 矿井水灾防治 27
4.5 矿井热害防治 27
4.6矿井其它灾害防治 28
4.7 安全监控系统配置 28
5 矿山救护 30
结束语 31
致谢 32
参考文献 33
前 言
本次实习是我们在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之后,于毕业设计前进行的一次比较全面而又深入的现场专业实践,是让我们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这次实习要达到下列目的和要求:
(1)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矿井生产实际,分析研究实习矿井开采技术工艺的合理性及存在问题,进一步培养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充实生产实际知识,学习采区生产组织、技术管理方法及技术员、区、队长领导和指挥生产的实际经验,培养组织管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初步酝酿设计方案;
(4)特殊情况下,经指导教师同意,院长(系主任)批准,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作毕业论文时,要求收集有关专题资料,并作必要的现场调研与实测;
(5)学习工人师傅的优秀品质和生产技艺。
在实习过程中应特别锻炼我们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在实习前要认真学习大纲,明确大纲规定的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步骤。实习队到达现场后,必须要依据实习大纲的规定结合现场的实际条件,拟定详细的实习计划,在实习过程中,要紧密依靠现场实习指导人的指导,遵循实习大纲,按照实习计划积极主动地开展实习活动。
1 矿井概况
1.1 井田概况
1.1.1 位置与交通
区内交通方便,详见图1-1。
1.1.2地形地貌及水文
1.1.3 气象
据
1.1.4 地震
据洛阳市地震办公室资料,本区属五级地震区,震中烈度为Ⅳ-Ⅶ度。
1.1.5 地区经济状况
新安县总面积1160km2,总人口约48万人。2001年生产总值38.344亿元。形成了煤、电、铝一体化联合生产、经营的局面,经济基础较好。
1.2 地质概况
1.2.1 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区的地层,自下而上有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第四系地层。
(1)中奥陶统(Q2)
中奥陶统马家沟组(Q2m),为灰色厚层状石灰岩组成,厚0~80m,平均63m。
(2)上石炭统(C3)
主要为本溪组和太原组地层,与下伏中奥陶统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总厚35.62~79.68m,平均53.36m。
(3)二叠系(P)
下自二1煤层底板砂岩之底,上至三叠系金斗山砂岩之底,厚543.25~826.99m,平均厚693.32m,与下伏石炭系地层整合接触,划分为下统山西组、 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
(4)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T)
与下伏土门段地层整合接触。岩性为紫红色细粒砂岩,局部为中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具大型板状交错层理,硅质胶结,俗称金斗山砂岩,厚0~102m。
(5)第四系(Q)
以角度不整合覆于各时代地层之上,由表土层及残坡积物组成,厚0~44.50m,平均25.00m。
1.2.2 地质构造
本井田位于新安倾伏向斜北翼的深部,为一平缓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40°~50°,倾向130°~140°,倾角6°~14°。井田构造简单。
井田西部边界由于F58断层影响,在03勘探线附近发育有一宽缓的牵引向斜,延伸3.6km,轴向NW,向南东倾伏。
除西部边界F58断层外,井田内尚未发现落差大于15m的断层。F58断层为正断层,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70°,落差50~
文档评论(0)